24日,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共绘充满活力的亚洲新愿景》的主旨演讲。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低迷,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就当前形势下亚洲国家该如何携手应对挑战阐述了一系列中国主张。在李克强总理的演讲中,五个“共同”理念,即共同维护和平稳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共同深化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开放包容,共同激发创新活力,成为了本届论坛的主旋律。

早在去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重要倡议,李克强总理今年提出的的五个“共同”主张同习近平总书记的“命运共同体”主张是高度契合的。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命运共同体”在重要政府文件中频繁出现,习近平更是率先垂范,在几乎每一次重大外交活动中都会从不同角度阐述“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超越了不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强调共同利益和国际共识,具有多重层次和深刻内涵,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潮流的高度,全面客观精准地审视中国、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大局。

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指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当前的亚洲,在世界舞台上的分量正在与日俱增,将会成为世界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

进入本世纪以来,亚洲经济发展呈现整体崛起的态势。以中国为代表,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经济体持续发力,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地区保持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上升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高达三分之二。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也表示,“去年亚洲经济增长仍然快于全球,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还有提升,贸易规模占世界贸易的1/3左右,仍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根据官方数据,2014年亚洲经济平均增速达5.5%,远超世界2.6%的速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8%,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则有望增长6.4%。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版块的亚洲,在可预见的将来将超过欧盟和北美。

在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秩序和制度安排构建上,亚洲也走在世界的前列。自由贸易区协定数量从2002年70个激增到2013年初的250多个。特别是2015年,中日韩之间自贸协定的谈判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将结束谈判。这一系列地区制度安排上的重大变动使得地区经济秩序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从现实来看,中国的发展要以亚洲为战略依托,中国的强国之路要始于周边,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针对当前亚洲发展和困局给出的创新型共赢方案。李克强总理强调,“亚洲各国坚定信心,团结协作,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迎来光明的前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彼此高度依赖,只有坚持共同发展和共赢才是唯一出路。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各方要摒弃冷战思维和不搞零和游戏,坚持互信、平等和协作。

“开放包容是亚洲文化的根脉”“越是在地区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刻,各国越需要在友好传统中汲取经验,从共同追求中凝聚智慧,让亚洲共识发扬光大”,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表示。鉴于亚洲地区的多样性和发展程度的差距,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各方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发挥各层次合作机制的互补互促性,对于矛盾和分歧主张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

除了经济、安全层面,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到社会和文化方面,是多维的,要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借鉴。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全球和地区危机,各方要休戚与共,发扬和衷共济的精神,尤其是大国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积极提供公共产品和援助,这样才能增进地区认同和归属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全方面阐述了“五位一体”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和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一带一路”可以看作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抓手。“一带一路”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各国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列车,更好地共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中国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牵头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融资机构,在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的同时,使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更具基础、现实性和信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副研究员 刘均胜)

【专家看博鳌】澜湄领导人会议助推中国—东盟合作迈上新台阶

【专家看博鳌】中国动力领航亚洲新未来

【专家看博鳌】中国经济转型的全球范式价值

【专家看博鳌】打造亚洲发展与合作共同体

 【专家看博鳌】共绘亚洲新愿景 共建亚洲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