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小红书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重点环节频繁呈现多条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等不良信息内容,破坏网络生态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市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小红书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近期,部分网络账号以“退役军人”名义直播带货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开展低俗表演,消费军旅情怀,损害退役军人形象。针对上述问题,按照有关工作部署,决定自即日起至2025年9月底,开展网上涉退役军人不当行为和有害信息内容专项整治。
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聚焦“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以假乱真、虚实混杂的“信息陷阱”等突出问题,从严整治漠视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公共秩序,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的“自媒体”。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信息时代尤其呼唤诚信。加强网络诚信建设,已经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迫切课题。
大家共同努力,让网络空间多些正气,消除戾气,变得天朗气清。为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也少不了法律的加持。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旗帜鲜明地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是落实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举措,对于进一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网络生态持续向好”,要“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个人规范自觉、平台严格把关、监管持续治理,多方面共同努力,网络空间才能天朗气清、生态向好,万千网民也才能人人受益,舒心上网。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网络生态突出问题,我国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不应该是一种“稀缺资源”,而是“处处可见”,也是“人人可为”,需要网民与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随着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开展,我们也要从中找到自己的全新定位,面对乱象敢于“亮剑”。当毫末微光汇成星河,这样“清朗”的网络空间,值得你我共同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