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基层的电信网络诈骗、金融诈骗、个人信息滥用等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基层群众在网信领域知法懂法用法等方面能力亟待提升,普及网络法律法规工作迫在眉睫。永川区委网信办从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教师学生等群体中,组建“蓝马甲”网络普法宣传队。宣传队充分发挥语言上更贴近群众、方式上更深入基层的优势,大力宣传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网络法律知识,以一抹靓丽的网信蓝提升群众用网幸福指数和网络法治水平。

一、主要做法

“蓝马甲”网信普法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不断丰富群众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切实感受到网信法治力量,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思维。

(一)遴选骨干人员,增强普法亲和力。制定“蓝马甲”网络普法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具体要求和工作安排。联合区司法局、区公安局按照“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具备一定宣讲技巧、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标准和要求,在全区遴选2029名“蓝马甲”宣传员,参与城乡社区网络普法宣传工作。组织专题培训,丰富相关法律知识,提升宣传宣讲工作技巧。从律师、干警、法官、调解员等群体中遴选37名法律从业人员,指导“蓝马甲”队伍开展网信普法活动。

(二)策划精品活动,增强普法影响力。围绕反网络诈骗、抵制网络谣言、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文明等主题,通过现场模拟、顺口溜、短视频、互动问答、宣传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宣传普及《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干部讲、乡贤说”网信普法活动,通过文艺汇演、情景剧、知识竞赛等方式,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学习强国”“网信永川”“永川手机台”平台开设网信普法互动专栏,开展网信知识竞赛,展播安全情景剧,讲好指尖上的法治故事。

(三)丰富内容供给,增强普法感染力。整合网信、公安、金融及其他相关部门工作力量,根据行业特色制作普法歌曲、微视频等普法作品。结合当前网络安全现状和群众关注热点,按照不同的文化层次、年龄阶段设计制作形象生动的动漫、H5作品。设计制作具有永川特色的宣传折页、反诈书签、网络安全笔记本、网络安全口袋等宣传资料和小礼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监测分析网络诈骗行为,广泛推送预警反诈宣传短信。推动普法宣传“七进”更亲民。

二、成效特色

(一)网信普法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制定实施《永川区网信普法工作方案》,细化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双周“一活动”、每月“一宣讲”工作任务。开展业务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7期,全区2000余名宣传员已全部完成网信法治轮训并通过考试。打造“普法电影放映”“网络安全文艺演出”“网络安全文化走廊”等一批文化阵地。

(二)网信特色普法活动示范引领。“网信普法,永川乡贤在行动”“网络公约进乡村、网信普法进社区”等系列普法活动深入人心,打造“蓝马甲”网信普法示范点3个,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3万余份,普法宣传员卢洋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法律宣传视频30余条,累计播放量达1000余万。

(三)网信特色普法品牌深受欢迎。打造“网信干部讲法律”“蓝马甲普法课堂”等特色品牌,传播效果明显。针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网贷等具体案例,拍摄制作《扫码算命》《网络谣言不可信 骗人害己不可行》,获2022川渝互联网辟谣优秀公益作品;联动公安机关制作《防骗“声”入人心》等优秀作品,受到网民广泛好评。

三、推广价值

一是立足区县基层,整合网信普法资源。区县网信办普遍存在人员少、力量有限、经费保障不足、普法渠道不畅通等情况。区委网信办牵头整合资源,统一调配,积极发挥“蓝马甲”扎根基层,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天然优势,壮大普法队伍,健全普法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模式成本低、可塑性高、容易复制。

二是坚持受众导向,分类开展网信普法活动。普法工作只有让基层民众听得进、学得懂、记得住,才能获得普法实效。“蓝马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找准了路子。针对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农闲时间多;城镇居民信息来源广、熟悉网络;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乐于表达等特点,采取方言剧、地方戏、短视频、微电影、知识竞赛、普法歌曲大赛等方式,分层分类开展普法宣传,让普法变得生动起来,实现普法工作最优化。

三是融入生活场景,营造浓厚网信普法氛围。建设法治文化广场、长廊和法治文化墙等,点“亮”户外电子屏,用活主题场所,拓展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实现“屏幕有影、广播有声、广场有画、网络有站”。搭建“线上+线下”的网信普法平台,让法治宣传有机融入群众生活中,让群众轻松快乐学法。在区内各网站定期推送网信普法相关知识,集纳展示网络安全有关的案例报道、专题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