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加快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辽宁省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赋能的相关行动方案,提出到2023年,全省要形成一批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应用场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作用显著提高,工业软件等数字技术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方案提出,到2023年,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规上制造业企业比例要达到43%,规上工业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率达到5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4%,人均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达到160台/万人。发挥沈阳、大连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创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国家标杆城市、融合发展示范高地,争创中国软件名城。

同时,辽宁省将重点培育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到2023年培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管理典型模式和应用场景。培育网络化协同新业态,规上制造业实现网络化协同的企业比例达到35%;培育智能化制造新模式,推动企业开展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智能制造就绪率较2020年提高9个百分点;发展新型智能化产品,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产品迭代升级,提高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机器人生产规模居于国内前列,培育形成无人机、智能仪表等国内知名智能化产品品牌。

未来3年,辽宁省还将围绕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打造5G+智能工业控制、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辅助系统等行业特色鲜明和知识驱动明显的应用场景。

在装备制造业领域,重点推进数控机床、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等重点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集成应用,提升智能化制造等能力。到2023年,规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在原材料工业领域,重点推进石化、钢铁、菱镁等行业企业加快生产系统互联互通和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在消费品行业重点推进轻工、纺织、医药等行业提升智能化生产能力,提高消费类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