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20区块链+公益慈善研讨会”在深圳举办。与会嘉宾深入分析区块链技术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影响及困境,共同探讨如何借助区块链技术,创新“链接公益”新模式,让新技术为公益慈善增信赋能。

以下是嘉宾精彩发言及观点: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艳:区块链技术赋予信息公开透明和可追溯的特性。区块链技术与公益慈善事业相结合,使得公益慈善事业更透明,使执行过程更加便捷高效,让公益项目更具持续性。区块链技术赋能传统公益慈善事业,激发出更多善念和潜能,让亿万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应用过程中,区块链技术也提升了本身的价值和社会认同度。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公益创新是实现慈善社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透明和创新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要打破发展的瓶颈,就需要引入区块链技术,提升慈善组织的透明度,运作的规范性,推动慈善组织的开放性,尊重捐赠人的意愿,保护捐赠人与受益人隐私和安全。

爱佑慈善基金会数据业务负责人罗忠富:区块链应用于公益慈善面临着一下困境,一、多方参与。当前的区块链+公益项目由于涉及众多参与方基本无法在慈善组织层面上完成,只能在部分项目的部分人群实现相对完整的链条。二、智能合约。实际应用过程中,慈善组织因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基本没有随时修改智能合约程序的能力。三、慈善组织自身的困境。目前大量的慈善组织信息化程度不高,技术投入较低,直接导致了运营及管理还处于手工或半自动阶段。进行区块链改造将一定程度上增加慈善项目的运营成本,很多慈善组织难以承担。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健:公益慈善组织已经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互联网从开始协助筹款到帮助进行内部管理,已经深刻嵌入到慈善组织运营的方方面面。公益慈善组织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两者虽是紧密结合,但是总体来说,互联网的发展要快于公益慈善的发展。从大数据到区块链,互联网技术一直是时代发展的风口。

民政部慈善社工司慈善组织处二级调研员沈东亮: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公益慈善组织募集资金的能力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公益慈善事业借助互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取得了迅速发展。2019年,公益慈善组织通过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募集了超过54亿元人民币的慈善资源,比上年增长了68%,有近10亿人次通过互联网参与了公益慈善事业。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银行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善行记录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把善行记录成果全部开源,把代码和技术方案及社区生态全部开放的业务特色。善行是需要被鼓励的。公益组织提出善度的框架,并把这个框架应用到很多场景。区块链能够帮助这个激励模式不断地往前推进。他呼吁人们躬身入局,更多地参与公益事业。

星火爱心公益事业发展部总监李民:区块链迎来了新的信任饥渴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星火爱心推出以区块链为基础,以激励为主要目的和手段的公益交流平台—星益链。在人人公益的理念下,星益链给人们提供一个公益的生活方式,链动怀有公益之心的人们,推动社会公信力的构建。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宇珊:实际体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项目与传统捐赠项目的不同。传统项目点进“最新进展”基本上是空白,而在区块链项目中能看到财务进度,清楚知道捐款的去向。

赛迪区块链研究院院长、网络空间安全杂志社社长、总编刘权:区块链是“监管科技”,由第三方存证、审计、监管,而区块链不做任何业务处理。区块链最大的贡献是使数据可以确权,有力地支撑了未来的数字经济产业化。没有区块链,资产的数字化和产业化就无法实现。8千多家基金会应协同努力,解决区块链应用成本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底层把各部门的数据打通,方便用户使用。实践需要公开的公用性的基础设施,需要创新的模式,创新的产品。

玛娜数据基金会创始人张唯:玛娜基金会作为一家带有数据和科技属性的基金会,业务涉及了个人数据权益,包括构建探索一系列创新性的技术产生和行业输出。关于信用模式,玛娜基金会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信用评估框架。这个框架与民政部的监管框架相比,更侧重于知识推动相关组织自身评估和自身能力的完善。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博士马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自主搭建了一个可以支持共事机制、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存储的系统,并通过这个系统与国家电网开展了共享储能项目,与鞍钢合作了供应链优化业务。公益组织技术能力不足和各组织之前缺乏合作导致了区块链应用的门槛瓶颈。

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总干事李艳刚:最关注的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如何上链。很多受助人没有能力使用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技术,还有一些服务对象非常重视隐私问题。如果区块链末端反馈系统没有收集到应有的反馈,就会影响对信息的信任度。虽然目前公益慈善事业对互联网应用不足,但依旧希望拥抱区块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