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和安康市紫阳县第二小学的学生,通过现场即时连线互动,在“猜一猜”“赏一赏”中,共同上了一堂主题为《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的道德与法治单元课。

这样新鲜、有趣的授课方式之所以能实现,得益于陕西省教育厅联合陕西网信办共同打造的陕西教育扶智平台。该平台基于“互联网+教育扶贫”理念,突破空间限制,构建“双师共教,学生同学”创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助力贫困地区发展。

强弱结合,让优质教育资源借助科技手段实现向贫困地区下沉,这是打造陕西省教育扶智平台的初衷。2018年,陕西省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探索实践“互联网+教育扶贫”,建立“名校+”“名师+”“名教研员+”的网络扶智体系,精准推送名校校长管理经验、名师教学经验以及动态鲜活的教学资源,提升贫困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为科学、高效推动该平台应用工作,由陕西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一流建设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牵头,与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10所高校成立陕西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中小学”协同创新机制。

自2019年该平台建成并试点应用以来,全省10个地市的41所学校之间组成27对结对帮扶关系,近3000名教师参与互动交流活动,组织了127场省级名师课程专递直播,开展了300余次校际互动教学交流,形成了15项专项课题研究成果。

该平台在前期试点工作中,陕西师范大学组织带动教学专家和学者规划实施直播课290节,覆盖中、小、幼全学段和语、数、英等全学科,并指导14个帮扶学校和安康电教馆进行试点研究。今年10月15日,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现场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召开,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安排部署了该平台在全省推广应用相关工作。

“潘老师从线上走到线下,指导我组织公开课,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铜川市中国工农红军照金红军小学的焦楠老师说。今年,得益于陕西教育扶智平台,该校与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学“结对”,两校老师之间也开展了“点对点”帮扶交流活动。焦楠认为自己这半年来,从“结对”帮扶的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专业技能有明显的提高。

陕西教育扶智平台不仅建立了学校与学校、老师与老师之间“一对多”“点对点”的精准帮扶,还通过由名师和名教研员牵头,组织建立教研共同体,依托互联网进行长时程课堂诊断和跨校、跨区域教研整改。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建立结对帮扶互助关系的41所学校基于陕西教育扶智平台的双师课堂模块,开展公开示范直播课共654节,参与主讲的教师总计200余人,参与学生约2万余人次;开展公开示范点播课共369节,参与主讲的教师共100余人,参与学生约1万余人次。

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利用远程专递课堂,以专题研讨等方式为乡村课堂提供微课、录课等课程系统资源,并对已制作完成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剪辑和补充,方便“结对”教师进行观摩学习,通过共享资源模块创建资源51726份,拓展了贫困地区教师资源获取的途径和种类。该平台还承接江苏省输入陕西省优质教育资源共计44.3GB,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包含英、科、音、美、体5学科的视频、教学设计等配套微课体系共享资源包398个。共享资源与苏陕帮扶为贫困地区提供了资源支撑平台,推动乡村教育全学科综合发展。

据了解,下一步陕西省还将继续改革创新陕西教育扶智新格局,全面开展“结对”帮扶,组织专家、学者、技术大咖等开展信息化应用直播,进行名师工作室协作,联合东西部交流、国内外交流、交换生、学术会和线上交流,推行“走出去,引进来”等四大工程,“实打实”地做好教育扶智工作,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