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不负重托。11月23日,贵黔大地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喜讯,全省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至此,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的“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记者团一行实地探访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产业革命”“东西部扶贫协作”等脱贫攻坚先进经验示范点,与当地百姓近距离接触,深刻感受贵州脱贫攻坚的喜人成果。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稳稳幸福感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旺家社区。中国网信网 赵娟 摄

“2018年8月,我从思南县易地搬迁到了旺家花园,这次搬迁,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全家人能团聚在一起,老人就医、孩子上学也都变得简单起来,便利的工作生活条件还让我实现了楼上安居、楼下就业的愿望。”眼前的这位女士叫何英,目前任职铜仁市万山区旺家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记者采访得知,何英在搬迁之前,多年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每天要步行往返两个多小时上下学,这让何英忐忑不安。如今,一家四口住进了80平米的社区搬迁房,孩子的学校也近在眼前。

铜仁市万山区旺家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何英接受记者团采访。中国网信网 赵娟 摄

何英所住的旺家社区是万山区规模最大的跨区域搬迁安置点,总占地面积663亩,总建筑面积109.7万平方米,共安置思南、印江、石阡三个县的困难群众4232户共18379人。社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安置点内建有便民中心、5所学校、卫生服务中心、扶贫微工厂、综合超市等。

当地青年正在进行数据标注工作。中国网信网 赵娟 摄

据何英介绍,为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多渠道就业,旺家花园建设了一座6000平方米的易地搬迁微工厂产业园,引进简单、易学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安置点,创办扶贫微工厂,就地就近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入驻贵州苗绣、阿里巴巴大数据标注公司、景航服装厂等8家企业。此外,还同步开设家政、制衣、刺绣、电工等一系列综合性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搬迁群众可以享受50元补助。

贵阳市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国网信网 赵娟 摄

据了解,与万山区旺家社区相隔数百公里的贵阳市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的又一典范。该地安置全县16个乡(镇)边远山区困难群众1200户50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4户1301人,同步搬迁群众886户3722人。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开阳县着力强化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有力保障了搬迁群众就近就学、就近就医、就近就业、交通出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切实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农村产业革命,鼓起群众钱袋子

田坝村村民熊伟向记者们介绍自家茶园情况。中国网信网 赵娟 摄

高山云雾出好茶,在平均海拔900多米的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片片茶园随处可见。记者团来到田坝村附近的茶园时,茶农们正在田间忙碌着,他们有的翻地,有的施肥,有的还在仔细检查茶园土壤情况。“这就是我们的锌硒茶,全世界最牛!”在记者们的簇拥下,42岁的茶农熊伟兴高采烈地向大家介绍着自家的茶叶。“我家经营着10亩茶园,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请附近的村民帮着一起采茶。”当记者问及有关收入问题,熊伟憨厚的脸上瞬间放了光,“现在的收入真可谓充满‘阳光’啊,一年下来能挣十来万。”以前,熊伟全家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种植的少量茶叶也找不到销路,卖不上价格,年年都靠借钱生活。在与合作社挂钩,大规模种植茶叶后,熊伟家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家里还盖起了二层小楼,“现在我们只管种茶,后续全权由合作社保价收购,一点都不愁卖。”熊伟介绍,目前村子家家户户都在种茶园,得益于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收购保障,茶农们只要保障好茶叶的质量,就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据悉,凤冈县地处北纬27°至30°,属于种茶的黄金纬度带。为了让更多贫困群众脱贫,凤冈近年来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田坝村以推动茶产业、壮大茶经济为目标,建成了凤冈县第一个万亩茶叶基地村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还以万亩生态茶区为载体,大力开展品名茶、喝油茶、唱茶歌、吃茶饭、游生态茶区等活动,力争把田坝村建成内涵最丰富的中国西部茶海森林公园,成为中国西部茶海第一村。

田坝村万亩生态茶区只是贵州省通过农村产业革命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沿河县将食用菌(黑木耳)列入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四大重点产业之一,修文县将猕猴桃产业作为农业发展最具影响力产业……通过扎实开展产业帮扶,贵州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如期攻克深度贫困提供了有力支持。

东西部扶贫协作,携手并进奔小康

高峰村地处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中界镇东南方向,平均海拔650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沿河自治县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可是当记者团走进高峰村,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干净明亮的村子。眼前,一幅幅刻在墙壁上的3D图画,生动有趣;脚下,一条条水泥路串联成网,整洁干净;山下,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园集中布局、分区而建……一眼望去,村子里丝毫察觉不到一丝贫瘠的痕迹。高峰村第一书记张鲁黔介绍道,“曾经全村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每逢下雨,村里的土路更是泥泞不堪……”自东西部扶贫协作正式启动以来,在沿河自治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推动下,高峰村与江苏省张家港市经开区善港村结成了结对帮扶对子。短短两年,善港村工作队与高峰驻村工作队一道,努力夯基础、美环境、兴产业,全力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善港模式”。高峰村的脱贫攻坚指挥长杨虹用一组简单的数字道出了喜人成绩:2014年建档立卡之初,高峰村的贫困发生率为34.56%,经过与善港村的携手努力,2019年贫困发生率已降低为0%,目前已通过国家第三方考核。

在善港村的帮扶下,高峰村已经打造成为全国3D网红村,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图为记者体验在3D墙前拍照。贵州网信办供图。

如今的高峰村建成了中界镇占地面积最大的村委会,会议室、图书室、接待室、办公室等一应俱全,村级组织实现有阵地、有标识、有设施、有制度、有图书资料“五有”目标;设立垃圾回收站3个,是全县最早实现垃圾管护制度的村庄;流转土地600多亩,建立大棚57个,集中发展水果番茄、草莓、美国金瓜、日本网纹瓜、欧美杂交葡萄等高端水果,培育了灵芝,种植了茶叶,养殖了鹌鹑,栽上了野百合……截至2019年底,高峰村村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7800元,成为中界镇第一个贫困户率先清零的村庄。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帮扶下,高峰村建立有机农业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00亩,以种植精品水果、名贵中药材、果蔬为主。贵州网信办供图。

脱贫摘帽并不等于为脱贫攻坚画上了句号。贵州,这个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将继续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