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针对调研中商业网站普遍反映的“法律知识欠缺”“审核能力不足”等问题,上海网信办坚持分类指导、多措并举、注重实效。一方面将“线上”培训形式做深做广,150余家网站2.6万余人参与网信办主办的“共建良好网络生态”在线学习和答题活动,超过2.41万人考试过关;组织111家互联网企业的2000余名从业人员集中观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系列讲座,实时在线观看超过4200人次;另一方面,创新采取“送培训上门”的形式,首批选取属地小红书、哔哩哔哩、拼多多、美团点评、喜马拉雅等12家主要商业网站开展“小灶式”培训服务,从“来”培训到“送”培训,从“大众化”到“个性化”。自8月25日启动首场培训以来受到广泛好评,近1000名互联网一线从业人员通过现场和远程视频方式参加培训,满意率超过9成,参与人员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很‘解渴’”“希望多开展类似培训”。

此次“送培训进网站”活动是上海网信办开展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一次创新探索,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一网一策,培训方案定制化。上海属地拼多多、哔哩哔哩、喜马拉雅、东方财富网、阅文集团等均属于垂直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因相关业务分散在电商、音频、视频、财经、文学等不同领域,培训需求各不相同,统一的集中培训对网站而言“不够贴肉”。为此,上海网信办在培训前对每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和访谈,详细了解企业在内容安全方面存在的疑问以及培训重点,并根据网站平台的特点,抽取与内容审核相关的信息内容数据进行分析,为每一家企业“量身定制”培训方案。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员工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律观念等方面存在不足,培训工作组特别设计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互联网法律法规等基础性课程;针对网站平台对音视频、财经、电商、文学等审核业务的不同培训需求,设计了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审核实操等业务课程。从现场效果来看,个性化培训课程“因企施策”,通过同类型网站违规共性问题的案例教学,大幅度提高了一线员工参与互动氛围和培训成效。

二是覆盖一线,培训对象最大化。传统集中培训模式下,往往只能覆盖到各网站平台极少数主要内容负责人,再经由一层层传达后边际效应递减,不能完全达到预期培训效果。而在实际工作中,一线审核人员往往才是更需要培训的对象。上海网信办通过“送培训上门”,充分考虑到互联网企业上班时间、上班地点不固定的特性,经过前期充分沟通协调和网络技术手段,通过线下结合线上方式,组织多地审核团队同时参与培训,最大程度方便企业调整安排从事内容、审核、运营、技术、法务等业务一线员工参与,基本实现了“应培尽培”,发挥了培训最大效应。为了统一培训标准,方便企业后期自行组织经常性的内部培训,上海网信办还组织力量编写了培训和考试测评教材。

三是双向互动,培训过程动态化。为优化培训效果,上海网信办特别设计了在线意见征集环节。每完成一家企业培训,即通过线上问卷形式,收集参与人员对培训形式、内容、师资团队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了解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和难点,及时分析总结,应用到下一场培训,实时动态调整优化培训课程内容,使之最大程度地贴合一线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已完成培训的7家网站平台反馈意见中,“网信政策法规”课程得到了最高评分,大家普遍认为该课程指导性强,对审核人员进行了很好的普法教育;“问题案例分析”课程也获赞无数,常常是互动交流、提问回答最热烈的环节。另有部分学员提出了“增加案例互动式教学模块”“实时增加时政信息内容”“希望提供学习资料便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建设性意见,为提升培训质量贡献了“金点子”。

下一步,上海网信办将持续做好试点企业的“送培训上门”工作,及时总结经验,积极优化推广,探索打造互联网信息内容生态培训的品牌工程,以培训促发展、寓服务于管理,切实提高互联网企业一线员工的信息内容安全意识和审核把关能力,共同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而努力。(上海网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