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声悠扬,小提琴演奏家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双簧管上演奏家的手指灵动……在8K超高清的屏幕上,一切细微的表情和举动都得以清晰呈现。不久前,市民在王府井、三里屯等八大商圈,通过“5G+8K”直播欣赏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这是全球首次以8K技术对舞台艺术进行5G多地同步直播。这背后,是北京“5G+8K”产业的崛起。记者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北京将打造具备“新内容、新渠道、新视觉、新消费”特色的“5G+8K”直播产业,服务冬奥的同时,推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市民生活将迎来8K时代

老百姓对5G不陌生,而8K其实是跑在5G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顶级赛车。

8K作为一种超高清的视频技术,分辨率为7680×4320,像素总量约为3300万,为4K的4倍,是目前主流的1080P屏幕像素的16倍。再加上8K的彩色还原度达到75.8%,能最大程度还原真实色彩。

但想要“5G+8K”走进百姓生活并不容易:超大的8K视频怎么制作、传输和转播?老百姓家里的电视屏幕是否达到8K水准?有了8K电视,又是否有足够的8K节目内容?

日历翻回到一年前。篮球世界杯前夕,十几米长的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正式启动。有了这台车,五棵松体育馆外200多平方米超大8K屏幕实现球赛实时转播,观众如身临其境。而此次,“5G+8K”直播也依靠这台车,从篮球世界杯时的“点对点”示范应用扩展到了面向8K电视和5G手机。再加上屏幕技术的不断突破,国产8K电视价格已经进入万元消费级别,8K正在走进老百姓的家门。

技术还只是第一步。“有终端、无内容,是阻碍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的瓶颈。”负责此次直播实验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协同中心主任张宏说。

鲜为人知的是,就在音乐会直播当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和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建的“5G+8K直播产业链协同工作组”成立。除了8K前端中外厂商、5G运营商、终端显示外,工作组还把8K内容版权方、播放内容场地提供方等囊括其中,聚集内容、制作、分发、终端等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快推动产业链生态构建和商业模式创新。

“5G+8K”产业园区年内亮相

海淀区四季青桥西南角,这里曾是一座大型的家居市场,腾退之后,这个紧邻四环路的绝佳位置留给了“5G+8K”产业园区。

“今年3月份园区启动基础工程改造和建设,目前总体工程进度已近50%,预计11月份投入使用。”海淀区副区长林剑华透露,“5G+8K”产业园区既是超高清视频产业的集中承载区,更是5G+8K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发展基地,承担着超高清视频核心技术孵化和突破、规模化内容生产服务和商业化场景培育运营等任务。

记者获悉,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的园区将形成超高清内容直播、转播和生产能力,具备每年50场次以上高价值文体直播、每年100小时以上超高清内容生产能力;形成超高清视频内容传输分发和运营保障能力,逐步具备每年2000小时以上的运营保障能力,支撑三年内用户超1000万运营目标;形成规模化商业运营能力,开展规模化“5G+8K/4K”商业化运营,达到年10亿级运营收入规模。

冬奥应用场景推动技术商业化

根据功能布局,“5G+8K”园区将打造“前店后厂”模式的超高清内容生产、资源汇聚、传播的应用生态圈。

其中,园区设“5G+8K”产业孵化器,为超高清视频产业前端制播、传输分发、终端呈现等全链条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近场研发”服务,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公共服务平台方面,也将建立制播分发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北京冬奥规模化超高清转播奠定基础。打造超高清视频内容生产公共服务平台,包括超高清场景数据仓库、超高清演播室、后期制作、超高清人才培训基地等。

今年6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加快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方案》,推出了总投资52.9亿元的30项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并将在科技冬奥重点任务中的观赛环节为超高清视频领域量身打造相关应用场景。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基于培育产业、建设生态、形成商业模式、促进信息消费的考量,北京市将以服务冬奥为近期目标,推动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率先开展“5G+8K”技术商业化应用的产业基础。(记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