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骗子们的网络诈骗手段也随之升级为“春节版骗术”:“集五福”诈骗、年终回馈式诈骗、假期兼职类诈骗……各类沾着“年味”的网络诈骗新套路陆续上演。为帮助广大网友防范网络诈骗,“网信中国”梳理了春节期间五类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一起擦亮眼睛见招拆招吧。
隐患1:一年一度“集五福” 红包类诈骗阻归途
一年一度的红包大战如约而至,当大家忙着收齐“五福红包”的时候,骗子们借互换五福的名义,诱导受害人扫描携带木马病毒的二维码,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进一步实施诈骗。
支招:
在参与集五福卡活动时,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可轻易将支付宝验证码等信息告诉陌生人。再次提醒大家,五福没齐事小,钱包被骗事大,加好友换福一定要警惕。
隐患2:假期实习迎旺季 兼职类诈骗玩套路
春节假期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社会实践的好机会,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兼职的心理,通过微信群、QQ群、兼职网站等渠道发布“兼职”信息,以“高额收入”“交易截图”作为诱饵,诱惑受害人上钩。
支招:
要认准正规招聘网站,警惕“职业中介”,投递简历之前,一定要查询公司相关信息,判断公司的真实性。可通过学校、熟人和正规中介寻找家教工作,对小广告和其他来路不明的招聘信息不可轻信。
隐患3:放松模式刚开启 游戏类诈骗凑热闹
春节假期,网友闲暇时间增多,开启了“放松模式”,各类网络游戏更加火爆,骗子利用“低价”买卖游戏装备的方式,吸引受害人登录虚假游戏交易平台或下载虚假交易APP,以收保证金、交易费等形式诈骗。
支招:
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网上交易时,不要轻易进入不熟悉的网站,可通过知名搜索引擎确认网站的真伪;也可以向相应正规网站客服验证,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填写个人资料,更不能直接向交易对象的账户直接汇款,避免上当受骗。
隐患4:年底喜事数不完 回馈式诈骗又抬头
年底各大电商纷纷推出年货节、团购优惠、购物打折、瓜分红包、赠送流量等活动,骗子趁机下套,互助盖楼活动中,就有骗子假借帮忙盖楼行骗。一些积分兑换、集赞、免费送活动中也暗藏骗局,让人防不胜防。
支招:
认准正规平台推出的活动,遇到陌生链接千万别乱点,否则一旦中招,不仅会泄露个人信息,手机也可能被装上木马病毒。
隐患5:过年处处需要钱 贷款类诈骗献殷勤
置办年货、发红包处处都需要钱,骗子没安好心,但却会“急人所急”,打着无担保贷款、零抵押的名义,利用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贷款,再将贷款转移至自己的口袋。
支招:
办理贷款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及网络贷款信息,不要随意在网上留下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更不可轻易给对方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