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攻坚,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网络扶贫是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精准扶贫方略的有效结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当地党委、政府号召,发挥自身优势,把“互联网+扶贫”作为发展扶贫产业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独特作用和巨大潜力,切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搭建“辽农+”平台 辽宁深入实施网络扶贫工程

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精准扶贫为主线,以驻乡村干部为中坚力量,整合各类网络扶贫资源,深入实施“辽农+”网络扶贫工程。

“辽农+”网络扶贫工程启动大会

加强组织领导强保障 开展六大行动聚合力

制定印发“辽农+”网络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辽宁网信办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扶贫办等部门,统筹抓好各项任务实施。各市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网络扶贫工程推广方案。建立省市两级联系人制度,强化政策协同和资源整合,加强督促检查。整合资源和力量,组织实施网络扶贫资源同心支持、网络精准帮扶牵手、农产品网上质量保障、农产品网上销售畅通、农村网上文旅资源开发、网络扶贫政策支持等六大行动,确保全省网络扶贫“一盘棋”推进。同时推进文化惠民网络扶贫项目实施,开展农村文旅扶贫,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凝聚央企资源求创新 搭建服务平台助发展

创新方式方法,借助央企力量,辽宁联通免费提供通信资源,邮政建立和完善农村仓储物流体系,建行和人保公司提供金融和保险支持,逐步探索形成较为成熟、多样化的央企联合扶贫合作模式,多维度构建网络扶贫工作体系,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建设“辽农+”网络扶贫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专用App,推出电商网站和小程序,建立市场化推广模式。充分发挥“辽农+”App的党建、电商等功能,引导帮助贫困地区群众等通过“辽农+”App展示、交易自己的农产品,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确保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深挖销售渠道寻突破 加强宣传推广树形象

组织开展全省消费扶贫行动和“辽宁电商精准扶贫 战疫助农增收”专项行动,加大“辽农+”平台销售推广力度。利用家乡网红等带货,促进“辽农+”平台线上销售特色农产品。发挥辽宁联通“辽农+”网络扶贫体验中心作用,与多家超市合作,打通线下实体销售渠道。组织各级各类媒体及时传递“辽农+”网络扶贫工程的进展和成效,讲好网络扶贫故事。辽宁日报等陆续刊播《发展品牌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等系列报道,有效提升扶贫产品品牌效益和市场知名度。利用各级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渠道,宣传网络扶贫的知识、典型案例,营造网络扶贫的良好氛围。

“互联网+扶贫”发力 广西河池摘“深度贫困”帽

广西河池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整合扶贫资源的重要载体、汇聚扶贫力量的重要平台,通过深入推进网络扶贫行动,聚焦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助力48.68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6%下降到8.22%,脱贫成效获得广泛认可,走出一条网络扶贫的“河池路径”。

坚持互联网思维 加快数字河池建设

坚持互联网思维,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充实全市网络扶贫行动协调小组,下发河池市网络扶贫年度工作要点和方案。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密切协作,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网信部门主导,多部门协同推进”的联动工作机制。河池市推动宽带河池战略行动计划,提升贫困地区网络覆盖水平,全市行政村4G基站覆盖率达100%。与中国移动广西有限公司签订共建“数字河池”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区范围内优先推进5G网络试点,助力数字河池建设,基本实现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

创新网络扶贫模式 搭建扶贫“信息桥梁”

抓好特色产业扶贫,紧扣河池市大力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创新推动“互联网+农产品”网络扶贫消费模式,引导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与各地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长期合作订单,搭建网络消费平台,助力深度贫困地区农产品走出大山。依托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完成市县乡村四级试点部署测试,解决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精准帮扶贫困学生和困境儿童,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工作,实现群众从提出申请到领取证书“最多跑一次”目标。

图为凤山县群众在收鲜茧。(图片来源:河池网)

推动医疗资源共享 画好网络同心圆

打通与安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49家知名医院的远程诊疗渠道,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全市152家乡镇卫生院加入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市、县、乡镇三级医疗资源共享;启动河池市本级电子健康卡试点工作,围绕电子健康卡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融合应用,实现了“一人一卡(码)、一码通用、一人一档、服务一生”。加大中国社会扶贫网、社会扶贫App、广西扶贫App等应用和推广。充分利用相关网络平台,精准采编发贫困户需求,全面提高对接成功率,积极打造“安小青”“思源学堂”等网络扶贫公益品牌项目,增强活动影响力。组织实施“网络公益工程”,在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的2019年“因爱同行”网络公益活动中,河池网信办推荐的助力贫困地区脱贫的“‘石山育苗’瑶山儿童成长计划”荣获2019年网络公益年度项目。

“云端”搭桥 青海全力跑好脱贫攻坚“后半程”

近年来,青海通过大力实施“互联网+扶贫”行动,聚焦产业和消费两端,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拓展同向发力、产业发展和产品销售两端对接,不断推动全省网络扶贫各项举措落地落实。

线上打造网上销售平台

联合移动、电信、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搭建网上销售平台,打造产销研一体、上下游打通的全产业链条。通过举办“青海商品网上大集”“电商兴农扶贫”等线上线下产销对接专场活动,搭建地方特产馆14个,40余家省内企业开设网上店铺,千余款本地产品实现网络化销售,帮助贫困地区企业销售农产品超过5000万元。仅2019年,省内重点电商应用企业通过线上渠道完成网络零售额18.2亿元,农村牧区特色农畜产品网上销售超过2亿元,农村网络购物交易额19.2亿元,同比增长34.4%,为青海优质的农牧产品走出省门建立了便捷的网上渠道。

线下设立电商运营中心

围绕做大做强农村电商,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相继在西宁市湟中区、海东市民和县和黄南州泽库县等地设立电商运营中心,发挥互联网优势,将贫困地区和大众消费市场进行无缝联接,并与当地合作社合作,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截至2019年,青海省已培育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家、数字商务企业1家,省级电子商务优秀企业11家。已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市州级电子商务服务基地4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20个、乡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1389个,初步形成连接城乡、服务全省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络。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越到最后,越是要把工作做实做细。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最大限度释放网络红利,就能为撬动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加速助力,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让贫困群众在网络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