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更多新鲜事物被大家接受,尤其是很多需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例如“网上下单,送药上门”的服务,就让不少患病的人享受到了安全和便捷。

各线上购药平台用户 订单量大幅增长

疫情发生以来,安全、便捷的线上购药服务发展迅速,各个购药、送药平台注册用户和订单大幅增长,一些平台用户访问量达到平日的50倍。仅仅“五一”假期,美团闪购医药类商品交易额比去年增长了92.9%,京东药急送的新增用户中,新用户数占了八成。

药品配送员李巍:疫情期间,我们的订单量是平常的七八倍。

“85后”“75后”是网购药品主力

京东大药房数据显示,“85后”青年群体是网上购药的主力军,其次是36岁至45岁的“75后”,占到27.3%,远高于这一年龄段在总的电商领域10.3%的占比。从地区分布来看,来自广东的用户占比最高,为16.6%,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紧随其后。

北京消费者刘女士:大概二十多分钟,药品就可以送到了,我觉得还是非常方便安全的。

互联网医院解决网购处方药痛点

不过,数据显示在互联网平台购药的订单, 还是以非处方药和消杀防疫用品为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新闻发言人李嘉:可以通过医院的物流配送,给患者把药品送到家里,患者不需要再到医院取药。医保患者能够在药品送到家之后,通过我们随身的电子设备来进行实时结算,结算的政策和我们到医院药房取药时医保结算报销的政策是完全一样的。

多地将互联网诊疗购药纳入医保

抗击疫情期间,不少地方都把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产生的费用纳入医保。在湖北武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等10个重症慢性病病种,可实现线上医保支付。

线上问诊、购药服务在抗击疫情期间快速发展,也为抗疫做出贡献。京东健康的“慢病患者断药求助公益平台”,从2月10日上线到3月31日页面下线,共收到湖北地区近20000条慢病患者的断药求助信息,超过96%的用药需求已经成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