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的普及,使人的触网年龄持续走低。未成年人正处于学习模仿意识最强的成长阶段,网络信息对他们的影响作用明显,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成为社会共识。本次调研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组主导,召集全国10个城市的青少年宫(活动中心)的老师和儿童调研员(9~14岁为主),经过集中培训和学习,之后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形成不同的议题小组,返回各自的城市实地调研,汇总有效问卷1428份,最终发布《2018中国儿童互联网安全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现状调研

儿童时期的认知对一个人未成年阶段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甚至对其成年以后的心理认知都会有深远影响。为了认识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现状,笔者先从儿童入手进行了相关调研。报告主要从游戏社交、网络学习、火爆短视频、亲子关系、网络语言五个方面反映儿童网络使用的现状。

游戏社交。关于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动因,《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小学生中,人气最高的网络游戏是绝地求生、王者荣耀、我的世界、第五人格和跳一跳。通过访谈发现,学生们喜欢这些游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操作,简单容易上手;第二,游戏比较刺激,可以提振精神;第三,跟风行为,身边的朋友都在玩,自己也跟着玩;第四,男孩子普遍喜欢玩枪战类游戏,觉得很酷。关于社交游戏给儿童带来的好处,30.2%的被访者选择“提高游戏技术”,而选择“促进沟通”“增进友谊”的儿童占25%(见图1)。关于游戏社交对儿童的隐患,71%的受访者认为是“被骗钱”,29%的受访者认为是“被盗号”。

大多数问卷受访者偶尔会在玩游戏时加陌生人为好友(79%),只有少部分受访者会经常或从不加陌生人为好友,占比分别是6.8%和14.2%;多数问卷受访者能够在玩网络游戏时注意到账号安全,分别只有11.1%和10%的受访者会注意对方身份和意图;有一半的受访者从不告诉陌生好友自己的微信号或游戏账号,39%的受访者一般会告诉陌生好友自己的微信号或游戏账号,只有11%的受访者有时会告诉陌生好友自己的微信号或游戏账号(见图2)。游戏过程中添加陌生好友、将自己的账号告诉陌生好友的受访者比例虽然没有过半,但是可以看到,未成年人在游戏使用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警惕性不够而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例如,受访者小A曾因相信网友说的扫码领稀有装备,从而点开网友提供的二维码并输入了游戏账号与密码,导致游戏账号被盗。

网络学习。网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进行学习的选择机会,使有限的教学资源惠及更多的人员和地区。但是,未成年人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23%的未成年人觉得网课对自己影响很大,77%的受访者觉得对自己没有影响;3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上网课,而表示不愿意上网课的人占67%。各地中小学生相对于网络课程更喜欢传统课程,觉得网络课程的作用不大,网络课程缺少传统课程中的直接沟通互动,老师不能针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讲解,且由于受访学生在上网络课程时不同程度存在自制力不强,比较难管好自己,老师又不能及时对其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因此很多同学更喜欢选择传统课程来学习知识、管理自己。

观看短视频与直播。抖音短视频、快手短视频、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以及腾讯微视在受访的中小学生中人气最高。不少未成年人间接或者直接地参与到短视频的浏览、分享和生产过程中。被访的学生中,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自己发布短视频的比率分别占受访者的46%和47%(见图3),对于他们来说通过短视频可以学习切水果、做菜、叠衣服等一些生活技巧,可以掌握最近的热点,还可以通过搞怪视频娱乐身心。尽管不同城市、不同年龄的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回答没有在短视频应用上看到过不良信息,但通过调研小组的私下访问了解,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实际是曾经观看过、接触过不良信息的。这说明短视频里面确实存在着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是有机会传播到青少年群体的。

亲子关系互动。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家庭中的迅速普及,传统的亲子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长和孩子会围绕电子产品产生新的矛盾。《报告》显示,全国各地很多孩子都有跟父母因为使用手机发生过争执,这种情况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学生群体中,比如初一、初二年级的孩子最多。不少接受调研的孩子认为,父母如果没有做好榜样,自己沉迷手机却让孩子不可以玩手机的话,孩子是不信任家长的管教的。孩子不信任家长的表现主要是容易撒谎、质疑父母的管教,严重的还会和父母对着干,一意孤行。因此,长辈的榜样很重要,家长最好能合理分配好陪伴孩子的时间,多和孩子沟通、多陪伴孩子。

网络语言使用。网络语言的来源非常多样,《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同学都使用过网络语言,而且有59%的同学经常使用。每年都会有不同的网络语言火起来,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中有许多粗俗的成分,而辨别能力较低的中小学生难以分辨,容易模仿,这对他们规范使用汉语言有不好的影响。

我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梳理

通过对学龄儿童的调研,使得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对其自身网络使用现状有了大概的了解,游戏社交、网络学习、短视频与网络直播的浏览、网络语言的使用在丰富了其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隐患,如游戏社交中对陌生人提防意识的欠缺、网络污秽语言的使用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网络平台的特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行为、其他报告数据,概括未成年人(包括儿童)面临的主要网络安全问题。具体如下:

不良信息不利于身心发展。未成年人在接触互联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网络不良信息主要是指对人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使人思想混乱、价值观扭曲、心理异常的垃圾信息,例如色情信息、暴力信息、伪科学、厌世信息、诱赌信息等等。不良信息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庸俗、物质、反科学、怪异、猎奇,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易导致成瘾。网络成瘾是指在无物质性刺激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停止使用网络的行为,是一种以过度和不当使用网络为特点,容易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生理、心理等方面受损害的网上行为。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网络成瘾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直接造成影响,长时间面对电子设备,身体素质下降,包括视力衰退、注意力涣散、自控力下降、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学业、交际等社会功能的发展受阻,家庭观念薄弱,亲子关系恶化。

隐私泄露风险普遍存在。对未成年人来说,网络隐私是指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个人活动、个人生活轨迹、个人领域等范围,应该受到保护,任何通过不法入侵获取这些信息的行为都构成对未成年人隐私的侵犯。未成年人由于缺乏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其个人信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面临着泄露和被利用的风险。

网络欺凌影响身心健康。网络的低门槛、匿名性为欺凌行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发起的网络欺凌是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数字终端进行的欺凌行为。受到过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容易在情绪上产生挫败感、无助感、社会焦虑、抑郁、自卑、存在感降低等负面认知,甚至还会造成睡眠障碍、饮食不振、头疼等生理问题。而参与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往往存在着情感、行为过激,社会亲近度下降等问题,在欺凌行为发生一段时间后,也会深感自责、后悔、负有罪恶感,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欺凌事件曝光后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的问责会使其丧失自信,自暴自弃。

网络诈骗成为重大隐患。网络诈骗的新手段、新技术层出不穷,骗人手段也逐渐套路化,例如骗子发送信息“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冒充领导诈骗;还会有美女添加微信,聊天套近乎,最后发送信息“外公家茶叶滞销了,可以帮忙买一点吗”,要求受害者购买茶叶;不法分子还会冒充快递公司,“你的快递丢了,我们将双倍赔偿”,以此为由诱骗受害者登录钓鱼网站,盗走账号信息。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辨识能力差,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收入,很容易成为被骗对象。

对于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保护,从宏观上来看,需要国家政策法律的支持;从外部环境来看,则需要互联网行业的规范自律;从中微观层面看,需要家庭、学校与未成年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不同的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才能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张海波: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