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有的人,用网络搭起直达心底的连心桥,为人们纾解心理压力;有的人,用镜头讲述一线的真实故事,为人们传递战“疫”希望;有的人,用平台汇聚正能量声音,为人们增强信心。

虽然方式不同,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点亮希望的灯塔,驱散阴霾,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以心暖心引导群众强信心

张秀丽是河北石家庄鹿泉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一名教师。很多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产生了心理不适,身为心理咨询师的她苦于无法进行疏导,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将视线转向了互联网。张秀丽开辟了线上援助阵地,用暖心声音真诚为民众扫除心中的阴霾,鼓励他们稳定日常生活节奏,与全社会一道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河北石家庄鹿泉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张秀丽

张秀丽通过网络,制作上百条美篇、微信朋友圈、音频文件,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传播自己的声音,及时宣传心理维护知识,引导人们进行自我调节、不信谣不传谣,关注积极正向的信息,增强与家人的沟通交流,保持乐观自信。

孤木难成林,她还积极联络有经验的咨询师组成心理援助团队。团队进行了分工合作:心理热线、QQ号、邮箱各有专人值守,不断刷新,确保第一时间收到求助信息,及时回复。每晚21点,团队成员利用微信群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由专人负责组织研讨、督导,确保心理援助有效到位。

张秀丽用自己的方式在抗击疫情中贡献着力量,她用真诚、耐心、温和,安抚了一个个焦虑不安的心灵。

她说:“每次听到求助者们的声音从焦虑不安转变为轻松安稳,我都能感受到莫大的欣慰!”

以镜为睛讲好故事暖人心

在大家都足不出户居家隔离的时候,网络媒体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网络媒体工作者用镜头记录事实,用文字积蓄力量,用实况诉说真相……哪里有人民群众关切的信息,哪里就有他们的足迹。

在疫情防控期间,黑龙江黑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新媒体团队一直同口岸现场和志愿者服务卡点的一线执勤人员吃在一起、住在一处,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员,融入到工作生活中去。得益于此,他们第一时间报道边检民警特事特办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及时入境、保障旅客安全顺利回国、志愿服务封闭小区防控点值守等先进事迹,将“冒热气”“有泥土味儿”的真实新闻传递给千家万户,让读者仿佛亲身体验抗“疫”一线的紧张氛围和不畏牺牲的坚定信心。

新媒体团队被边检站工作人员的精神所打动,就地取材制作了一首MV《有一种守望》,以身临其境的感染力,做好边防检查事迹宣传,营造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舆论氛围。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使命担当,有科学防控,有严防死守,有守望互助,有人间温情……把这些感人的瞬间记录下来,是时代赋予媒体人的使命和职责。

“我曾经是一名‘老虎团’退伍战士,又做了16年的突发新闻摄影记者,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的时候,如果不为黑龙江、哈尔滨做点什么,我会遗憾终生。”黑龙江哈尔滨日报记者陈南说到。

黑龙江哈尔滨日报记者陈南

在一个多月的战“疫”中,作为一名5次进入隔离区采访拍摄的记者,陈南始终冲锋在最前线,与一线的黑龙江人并肩作战,用镜头记录下各行各业的人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故事。陈南策划制作的《城市英雄》《冰雪战疫人》等数十个新媒体产品,展示了黑龙江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和精神风貌。这些作品分别被数百家媒体及平台转载,在网络上传递出阵阵有力的声音。

以网记往 传递正能量声音

疫情期间,网络平台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海阅文集团总编辑林庭锋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带领团队开启以“我们的力量”为主题的征文大赛,面向广大作者征文,鼓励网络作家深入挖掘一线战“疫”故事,弘扬网络文学正能量,以小见大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众志成城抗“疫”的决心与信心。活动一经发起,众多网络作家踊跃参与,在网上掀起一阵正能量风潮。

上海阅文集团总编辑林庭锋

在林庭锋和编辑团队的鼓舞下,越来越多阅文旗下的网络文学作家也参与到了共同抗击疫情的阵列中来:一部分作家自发在网络作家朋友中发起募捐;还有一部分作家自愿报名成为志愿者,参加一线抗“疫”以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趣头条党委办公室主任孙蓓莉

在上海的另一处,趣头条党委办公室主任孙蓓莉第一时间发出“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配合业务部门充分发挥好内容平台作用,在趣头条App中开设疫情防控专题频道,不间断地向用户传递主流媒体关于防疫工作的各类新闻,做好信息的传播者,将战“疫”声音扩散到每个角落。

为确保疫情期间党员思想教育不断线、理论学习不断档,孙蓓莉还提出开设“线上实践课堂”,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党员在线教育强化培训,号召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承担起身上的时代责任,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网络正能量似春风

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

网络正能量似火炬

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善于发掘身边的“先行者”

让正能量在口口相传中传递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