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以“政务公开从‘媒’做起”为主题的第二十期网络传播沙龙在北京举办。记者 潘树琼 摄

如果从第一条政务微博发布开始算起,政务新媒体已经走过十年历程。十年时间,政务新媒体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发布信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努力建设利企便民、亮点纷呈、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这为政务新媒体的健康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政务新媒体发展,首要在其信息公开功能,而信息公开,首先依赖媒体。政务与媒体,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十年已过,政务新媒体发展的“下半场”应该怎么走?发展的“道、法、术”又是什么?

6月13日,以“政务公开从‘媒’做起”为主题的第二十期网络传播沙龙在北京举办,沙龙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指导、《网络传播》杂志主办。来自政企媒学各界的一线大咖和知名专家,总结政务新媒体运行发展规律,共同探讨政务新媒体如何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

政务新媒体上线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政务上网,达到更好地问政于民、服务群众、提升治理效能的目的。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李欲晓认为,政务新媒体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不仅提升了政务信息的公开与公共服务能力,还提升了整个社会治理的成熟度。政务新媒体既是政务,又是新媒体,而成功的政务新媒体往往具备“责”“能”“心”三个特点:“责”是责任,责任是第一位的,政务新媒体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组成部分,要勇担其责;“能”是能力,要具备高超的运营能力,政务新媒体能够得到认同的关键在于其以媒体的形态、作用和机制把政务内容有效传达给公众;“心”是用心和贴心,要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

“就政务新媒体而言,‘政务’为体,‘新媒’为用,这两个属性是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在致辞中指出政务与新媒体的关系。他表示,新媒体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和技术手段,打造主流舆论阵地,促进政务信息的广泛传播、政务服务的便捷普及。而除了政务新媒体的属性外,毛一翔还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是政务新媒体的初心,“研究互联网传播规律”是政务新媒体的法宝,“不断提升运营水平”是政务新媒体稳步前进的步伐。“要一边走、一边想、一边学、一边做,政务新媒体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总结、深入探讨,需要凝聚政企媒学各界的真知灼见。”毛一翔说。

就在沙龙举办的前一天,政务新媒体公号“国资小新”迎来了它7岁的生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闫永以“国资小新”为例,用一连串数字总结了政务新媒体的成功秘诀。闫永表示,“国资小新”的价值观是: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受众提供信息,为粉丝解决问题。“这三句话其实刚好对应政务新媒体的三个主要功能,就是服务、传播、互动。”在内容层面,“国资小新”追求传播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即作品;“看山不是山”是爆品;“看山还是山”是产品。闫永同时分享了五大运营心得,即领导重视是关键,顶层设计是核心,务实创新是灵魂,团队合作是基础,资源整合是保障。“归纳起来就是我们的三大法宝:实事求是—找规律;群众路线—找归属;统一战线—找朋友。”闫永总结道。

万变不离其宗,政务新媒体的宗旨和初心就是政务公开和提供服务。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宣传工作部主任吕大鹏总结了优秀政务新媒体的几大共同点,其中首要的就是定位清晰、永葆初心。他认为“国资小新”正得益于此,“背后的初心没有变,七年来一直坚守这一条,达到了国企和民众之间正常的沟通,这是其成功的最大原因。”

沙龙现场,十余位嘉宾和众多观众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政务公开与媒体传播的关系。

一颗红心,坚守情怀走亲民路线

政务新媒体发展已经走过十年,既有做得风生水起的好平台,也有发展不尽如人意的政务号,一些“雷人雷语”“不互动无服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和影响力,成为政务新媒体运营者面临的共同难题。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产品处处长王小鲲认为,政务新媒体首先要有一颗“红心”,既要努力让广大网友看到国家的不断发展,让大家坚定跟党走、一起朝着中国梦努力,也要不甘人后,敢于渴望和追求“走红”。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赵新利则独辟蹊径,他以众多政务新媒体的虚拟形象代言人为例,认为优秀的政务新媒体都有“萌”的属性,要做好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和服务,就要符合党性、理性和人性。“萌是人的一种本性。当人们看到可爱的东西之后,人们的表情会放松,效率会提升,心情也会变好,这些东西会在无形中给大家产生影响。在传播过程中,‘萌力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赵新利说。

这一观点得到环球网执行总编辑石丁的认同,他表示,政务新媒体在进行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把“高大上”的内容做得举重若轻,进行亲民化传播,用轻松的心态和“玩”的理念,把政务内容进行大众化传播,这样就能带来很好的传播效果。

“有情怀、有趣味、有用处、有品位。”新华网总编辑助理、牛弹琴公众号负责人刘洪同样提到了“趣味”,他建议政务新媒体抓住这四个要点,在认识传播价值的同时思考传播形式。

作为政务新媒体平台方的相关负责人,新浪微博执行总编辑陈丽娜认为,要用心琢磨不同平台网友的诉求,创新表达和服务形式,用情怀驱动价值观,以此推导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方法。

同样是传播,人民网党政信息中心副主任杨鸿光则从实际操作出发,建议政务新媒体要更加注重协同发声和联合造势,强化传播效果,加强互动实效,改变以往“以我为主,我说你听”的单向宣传模式。同时还要推动政务新媒体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打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让当前的互联网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善用技术,着眼未来推“撒手锏”应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随着5G时代来临,如何引发用户共鸣,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政务服务活动?政务新媒体当如何紧跟发展形势?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认为,未来的媒体结构会生态化,在此种情况下,政务新媒体的定位要中心化,运营要一体化。同时,要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及时应用新的传播技术,“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话语方式要‘接网气’,不能自言自语。”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部副主任、学习小组负责人之一陈振凯看来,4G引发了短视频的爆发,而5G时代的来临,则意味着政务新媒体也要从生态链的角度思考如何做出适应时代的“撒手锏”应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则表示,随着技术发展与进步,舆论生态、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应该通过融合的方式带来传播的创新以及舆论的创新,也即内容的创新、平台的创新、功能的创新和传播技巧的创新。“政务新媒体的革新,要带着前沿观、细分观、专业观去推进,要用舆论导向加用户思维去推进。”陈昌凤说。

作为平台方代表,字节跳动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袁祥认为,政务新媒体要注重价值观和方法论。迈入短视频时代,要让更多接地气、平民化、生动鲜活的优质内容得以展现,呈现出一种新的语态和生态。“在新媒体平台,用新的话语和表达,在讲好央企故事的同时,要讲好中国国企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袁祥说。

而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张鹏则表示,政务新媒体的成功,要在服务用户的基础上,做到“先人一步、严肃卖萌、双管齐下、充分互动、高效协同”。此外,他认为,短视频有易于触达和理解的特点,以及制作传播的成本低等优势,已经成为政务传播的新阵地。

一直以来,政务新媒体都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也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十年发展历程,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又随着时代进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下一个十年,政务新媒体该如何发展?正如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董朝辉在总结点评时所说,政务新媒体要把握成功之道,展现形象之美,坚守大爱之魂,拓宽发展之道,勇担未来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