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四川省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行动计划(2020—2022年)》(川经信信息化〔2020〕57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的实施将对应对重大疫情发生及以后的新形势,培育新的增长点,提供有力的支撑。《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消费规模方面,力争年均增长12%以上,2022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6000亿元,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基础设施方面,到2022年,全省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深度覆盖,5G网络广泛商用,IPv6全面应用。

供给能力方面,信息技术加速迭代,信息终端广泛普及,与医疗、养老、教育、文旅等各领域形成融合消费新生态。

载体建设方面,创建一批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培育一批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打造一批信息消费体验中心。

消费环境方面,信息消费法律法规和统计监测体系基本完善,高效、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环境基本形成。

《行动计划》主要内容紧扣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分为一条主线、五大行动和四大支撑。

“一条主线”是指围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更多消费领域广泛融合渗透,打造信息消费升级版,全面支撑数字四川建设这一主线。紧密结合人民群众需求,加快提升产业供给能力,促进信息消费供给平衡、推动信息消费成为促进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五大行动”针对全省信息消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了强基础、提质量、宽服务、稳载体、优环境五个方面,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举措。

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行动。加快推进高速宽带建设和4G网络覆盖,推动5G、NB-IoT和IPv6规模组网建设及商用,深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引导大数据中心建设等,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为信息消费赋能。

新型信息产品供给体系提质行动。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四川省内特色终端产品升级换代,提升终端产品供给能力,扩大智慧健康养老、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建设,加快在中高端消费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通过组织开展“企业上云”、培育行业信息消费支撑服务、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等措施,提升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促进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信息消费载体建设推进行动。通过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示范项目和体验中心等载体建设,不断提升信息消费技能,加快普及新型信息消费理念,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从而释放出更大的内需潜力,拉动消费加快升级。

信息消费环境优化行动。进一步放宽对信息消费领域新模式新业态的市场准入,加强信息通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四大支撑”是指抓好四项保障措施。

完善工作组织领导。建立四川省信息消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做好组织保障。成立信息消费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信息消费决策咨询与智力支撑。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信息消费前沿技术研发,鼓励相关领域投资引导基金向信息消费领域倾斜,加大现有支持中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落实力度,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加强动态监测评价。加快建立信息消费动态监测工作机制和信息消费发布制度,及时发布信息消费评估报告,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健康发展。

搭建产业合作平台。鼓励产、学、研深入合作,积极开展信息消费重点课题研究,推动信息消费标准制定、技术验证、产品孵化和国际拓展,打造多方合作、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四川省委网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