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全国前2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工作已在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完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刘良参与了此次解剖工作。

2月16日23时12分,刘良在个人头条账号“法医刘良”上发文详述“18小时内连续尸检2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的经过时透露,首次穿防护服,不到10分钟就满头大汗,呼吸困难,眼镜、护目镜朦胧一片。“真地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艰辛和付出。必须向所有普普通通的一线医护战士致敬。”

2020年2月28日,在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完成12天后,相关解剖报告公布。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等待已久的这份报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刘良及其团队。截至3月1日,中国已累计对12具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进行了病理检验方向的解剖工作,其中9例由刘良及其团队完成。

我对这个死者负责

2013年,刘良成为国内第一个以专家辅助人身份在刑事诉讼中“出庭”,对同行的鉴定结论发表意见的鉴定专家。这不仅仅缘于他高超的职业技术,更因为他追求真相的职业操守。

2014年12月,一段山西太原民警执法现场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视频中与民警发生肢体冲突的农民工周秀云在被送到派出所后死亡,关于周秀云的死因一时间众说纷纭。之后太原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滥用职权罪对涉案民警立案侦查。要查清死因就必须进行尸检,而检察院接连推荐的三家鉴定机构都遭到了死者家属的拒绝,死者家属提出,就要刘良负责此案的司法鉴定。刘良坦言:“这种案子要进去的话,你可能会陷入到很多问题当中。”

但刘良并没有因此退缩,在拿到检察院正式委托之后,2015年1月4日,刘良带领7人团队飞赴太原。在与周秀云家属见面的现场,刘良直言:“我们去做鉴定,我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不是对你负责,我也不对警察负责,我对这个死者负责。”2015年1月29日,湖北同济医学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报告出炉,认定死者系“因钝性暴力致闭合性颈部损伤,而死于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刘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对公众的承诺。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认定被告人王文军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五年。

我们不起点作用的话真是羞愧

2020年1月22日,刘良带着妻儿回到郑州准备过年,而职业的敏感使他坐立难安。“实际上我1月22号就开始在朋友圈里呼吁要做尸检。”刘良回忆道,“目的是要搞清楚这个病毒它到底伤害了我们什么地方。”

1月24日,刘良代表团队向湖北省政府提交了紧急报告,强调了尸检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在自己团队的微信群里征询大家的意见,大家的回复深深感动了刘良。“他们说后悔离开了武汉,应该在武汉留着的。”刘良有些哽咽,“如果我们不在里面起点作用的话,我们真是羞愧。所以一定要往回走。”

不久,湖北省卫健委同意刘良和他的团队对新冠肺炎逝者进行尸检,但病理解剖所需的场地很难落实。对刘良而言,日常尸检在普通解剖室甚至野外都可以进行,而此次尸检的情况不同以往。一方面新冠病毒还是一个未知的事物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传染病尸检本就更需要小心,对解剖室条件也有更高的要求。据刘良介绍,全国满足这样条件的解剖室很少。最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刘良团队提供了一间负压手术室用作解剖室,刘良团队又对手术室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使其达到了解剖室标准。

当天的解剖团队共九人,每次有四到五人进入手术室,他们各有分工,有主刀,有助手,有做记录的,也有随时清理痕迹以防污染的。59岁的刘良是遗体解剖的主刀。

因为时间越久职业暴露的风险就越高,所以手术不能持续太长时间。第一例解剖从2月16日凌晨一点半开始,凌晨三点五十分结束,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由于防护服穿上之后密不透风,闷在里面的刘良不停流汗,加之凌晨就开始尸检,脱水和饥饿使得刘良在解剖进行到五分之四时不得不让助手完成余下的工作。“我觉得再坚持下去就倒了,确实是扛不过。”

刘良大学时就确立了成为法医的目标,三十年从业经历中,他亲自检案数千次,其中不乏典型和重案要案。刘良说,法医其实就是翻译。遗体不会说话,法医要做的就是把死者的语言翻译给不懂的人听。出乎刘良意料的是,这些天,几乎每天会都有新冠肺炎逝者本人和家属志愿捐献遗体,这让刘良非常感动:“要感谢他们,非常感谢他们,到了真正有难的时候,武汉人还是愿意奉献自己的。”(谢博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