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被治愈出院,这是火神山医院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第10天。

在此之前,历经10个日夜的不懈奋战,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950位从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调的医护人员,和第一批抵达的来自各军医大学的450位医护人员一起,承担火神山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备受瞩目的医院院长张思兵也正式亮相,网友们纷纷表示:火神山医院交付解放军,全国人民有了底气!

作为这所特殊医院的“掌舵者”,13日在首批患者出院后,面对央视镜头,张思兵说:“救助更多的病人、救助更多的危重病人,这是我们的使命。”

临危受命赴武汉参与交接工作

1月28日,身在北京的张思兵接到命令,要他在1月29日到武汉部队报到。张思兵出发时,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数千万人通过网络对其“云监工”。在到达武汉的第二天,张思兵就来到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与武汉地方政府准备医院的交接工作。

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当天,张思兵亮相央视《新闻联播》,通过镜头向全国人民许下承诺:“我们全体医务人员正在病房、药房、检查室忙碌,做好收治病人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对张思兵来说,临危受命,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当时最着急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建成,什么时候能交给我们使用。”张思兵表示,在火神山医院建设初期,他没有见到医院的整个设计图纸,不知道是否能满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要求。

刚开始,火神山医院的供电方式是单路供电。但作为一个传染病医院,为满足危重症病人的救治需要,如呼吸机、监护仪等都不能停,停电会影响病人救治。后来在张思兵的要求下调整为双路供电,如果突发状况,一路电停了另外一路电会自动接入。

经验:一定要把传染病救治流程做好

公开报道显示,张思兵出生于1969年,此前的身份是解放军总医院卫勤部部长。在张思兵的履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曾参与2003年抗击SARS、援建小汤山医院等重大任务。

17年前,张思兵曾经与非典有过一次正面交锋。2003年,张思兵是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的医疗科科长,三〇九医院是收治SARS患者的定点医院,3个月收治220名患者,发热门诊接诊2500余例患者。但这所医院做到了三个“零感染”,也就是一线医护人员零感染,院区官兵和家属零感染,除了非典病人以外的其他住院病人零感染。

在张思兵看来,抗击SARS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把传染病救治流程做好。所以,在接管火神山医院之后,张思兵从病人如何进出医院到日常的消杀治疗工作如何开展,都制定了严格的流程,所有的工作开展都按照流程办。救治流程制定好后,病人救治质量是最高效的,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除了在三〇九医院抗击非典之外,2003年,张思兵还参与了小汤山医院的援建工作。如今,他又担当起火神山医院的重任。“这场疫情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场遭遇战,我们要科学地去战胜它,要用正确的策略去战胜它。”张思兵说。

从院长到士兵,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分子

起初,火神山医院接收的患者主要为轻症患者。在2月2日迎来首批45位轻症患者后,2月10日火神山医院开始接收第一批危重症患者,当天ICU 30张床位全部收满。

刚开始接收危重症患者时,医院被分为接诊区和指挥区两个区域,作为院长的张思兵在病人接收一线指挥,在ICU门口盯着现场。每一辆救护车来了都是先进行消杀,救护车从病房出去之前也要进行消杀。对于每个病人,医护人员都到车前一一去核对、交接,判断病人的病情,如果是重症就立即拉到病房抢救。

对极个别情况特殊的病人,医院还要作“特殊照顾”。张思兵介绍,医院前段时间收治了一个聋哑重症病患,来了以后医护人员没法和他交流。“他当时稍微有点呼吸困难,有点躁动,情绪很不稳定。”张思兵表示,在了解到病人情况后,医护人员找了一个懂手语的人,然后联系到了他的家属,通过视频逐步引导他,病人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对火神山医院来说,对危重患者的接收,既是挑战,也是医院价值和能力的真正体现。但是,作为一家临时建设的医院,火神山医院缺乏一般医院所具有的后勤保障队伍,1400名医护人员面对1000多名患者,压力巨大。

除了医护人员,在火神山医院,还有从各个联勤中心选拔抽调上来的部分战士,他们主要从事污染区收集运送各种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工作。张思兵表示,让这些战士到病区,自己也很犹豫。“他们不是医护人员,担心在这种暴露条件下出现感染的情况。”

“在火神山医院不管是干部还是战士,从院长到每一个兵,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打赢这场仗,每个人都是这支战斗队伍的一分子,都要为这场战斗出力。”张思兵说。(康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