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数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疫情防控中,大数据“表现”如何?有哪些可期的结果?还有哪些可提升的空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大数据在疫情排查等方面得到迅速应用,国内各领域、行业、机构、部门纷纷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互联互通,加速了整个社会力量的整合,对疫情处置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但随着疫情应对的深入,也暴露出我国大数据发展存在的一些短板。

  相信最近这样的场景大家并不陌生:小区门口摆起桌子对出入小区的人员进行排查;某某公众号、朋友圈里转发着“寻找某某车次、航班同行人员”等。疫情暴发以来,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了解全国、本省的确诊、疑似病例数据,但这些数据似乎并不能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老百姓更关注本省确诊的人数有多少、来自哪里、住在哪里、距离自己有多远。在这些信息摸排中,人们依然重复着人工记录、排查、筛选、统计等传统的做法,并没有使大数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以同行人员检测为例,一些APP和网站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同行的实时查询服务,并且可以显示线索发布来源,这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但这些原发布来源的数据是否能够确保其统计的完整性,目前还值得研究。各发布来源的数据应该进行整合,建立一个集各种数据信息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各地政府部门、各种企业、各种机构的碎片化数据,开放共享,及时动态更新,以确保疫情数据的完整可靠。

  整合不同部门和企业的数据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根据已确诊人员的铁路购票信息、网约车、语音通信、微信、在线支付以及其他各种APP工具等数据,准确掌握其行为轨迹,并利用同样的技术,倒推不同场景下的同行者、一定范围内的接触者,精准发现潜在传染对象,再通过手机短信、各种APP发送等方式提醒通知同行者和接触者。当然,在这些应用中使用个人信息一定要审慎。虽有专家指出,个人信息不等于个人隐私,合理使用有利于社会安定,是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但也要注意使用过程中对个人特征的脱敏,注意对不同层级人员公开不同的数据粒度,加强管理,避免个人信息滥用。此外,也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根据上述确证感染者的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确诊人员和潜在感染对象的可视化行为路线图,找准路线交叉点和终端,指导线下工作人员对各路线交叉点严格排查,各交叉区域加强防控,对行为终端精准排查,及时找到潜在感染对象,实现及时防控和防疫力量的合理分配。

  在技术层面,上述方法已可以实现,但是现实中之所以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各地的大数据基础设施水平不一。上述大数据精准排查的实现需要相关部门既要有大数据分析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也要有大量的技术人员。二是各地的大数据治理体系和能力差别较大,比如在数据信息采集、存储、跨部门整合、共享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本地决策者不具备大数据应用能力,缺乏大数据思维,也很难想到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工作。从根本上看,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大数据素质,加强对大数据应用的日常训练,才能具备真正的大数据应用能力,才有可能做到处变不惊、应灾不乱,将大数据应用于疫情防控的具体工作中。(祁斌斌 王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