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无数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

  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们背后,往往有着整个家庭的支持与守望。妻子、丈夫、孩子、父母、手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许许多多“小家”的力量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凝成一个“大家”,带着人们的希望,奋勇向前。

  所谓家人,虽然可能天各一方,但相通的心意就是最近的距离。

  “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

  陈琪方的妈妈刘凡是武汉儿童医院的医生,该医院被指定为武汉市唯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已经有19年党龄的刘凡在儿童呼吸及免疫系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她主动承担起一线临床救治工作。

  琪方的外公刘敦礼今年73岁,是长江医院退休后返聘的老专家,一位工作了52年的内科医生。疫情当前,很多年轻医生被抽调到发热门诊,刘敦礼选择坚守在医院的全科门诊,他说这是一名老党员的担当。

  琪方已经快十天没见到妈妈回家了,只能通过微信视频问候一下,往往发过去的一句问候,都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收到妈妈回复。这让她寝食难安,很希望自己也能帮妈妈做点什么。于是,这名16岁的中学生,写了一封给患者的公开信,表达了对患者的鼓励和对家人的支持。

在工作休息时间,刘德芬阅读女儿刘宇航的信件(2月5日摄)。新华社发 任超 摄

  “学护理就是为了这个时候冲在前面,妈妈支持你!”

  26岁的刘宇航作为北京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一名普通护士,已经在武汉前方工作了数天。

  “学护理就是为了这个时候冲在前面,妈妈支持你!”得知女儿要“出征”,母亲刘德芬隔着电话第一时间给女儿打气。

  “17年前,我9岁,还是个懵懂的小女孩。妈妈,你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击‘非典’的工作中。也许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确定了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护士,要成为妈妈这样的人。”赴武汉临行前,刘宇航给妈妈写了一封信,“接到报名通知时,我特别激动,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参战,我要参战!”

  “女儿的心情,我很理解。医务人员就是要冲在前面!”刘德芬说。

冯银胜每天要在街面巡逻,及时劝阻聚集群众,讲解疫情防护知识。中国新闻网 梁晶 摄

  “我老婆在医院工作,也不休息。非典时,我们就是这样。”

  “大年三十到了单位,我就再没回过家。我老婆在医院工作,也不休息。非典时,我们就是这样。”冯银胜是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公安局特种警察大队大队长,妻子赵丽梅是陵川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夫妻俩在各自的岗位上共同抗击疫情。

  冯银胜当警察已26年,赵丽梅也在医院工作了26年。这些年来,夫妻俩聚少离多,都已习惯各自的工作节奏。

  当被问及怕不怕被传染时,冯银胜说:“怕,哪有不怕的,我身后还有一家人呢。不过一个人的安全,不是安全,只有大家都安全了,才能真正安全。警察就是‘防火墙’,放走的病毒越少,医生面对的‘敌人’就越少。”

  冯银胜希望病毒能绕开妻子,也绕开所有的人。

  “务必牢记初心如磐,使命在先,盼早日凯旋。”

  金银潭医院综合病房楼5层一片寂静,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彭渝还在电脑前忙碌。这个春节,彭渝和爱人原计划回家看望双方父母。接到命令后,已在单位连续值班4天的她没来得及回家就踏上了征程,瞒着家人驰援武汉。同为军人的丈夫得知后,给她发了一条微信。

  “我爱人给我发了一条特别感人的微信,还发来了孩子拜年的视频。”彭渝说,“他们是我所爱的人,他们一定能理解我在这里做的每一件事。”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