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对互联网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随着信息社会的全面到来,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本质以及衍生出的系列功能也决定了必须加强党对互联网领域的领导。

信息化发展正在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供图/视觉中国

  必须把网信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部分

  近代以来,内忧外患使中华民族深刻认识到,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信息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特别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发展正在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资源为基本资源、信息产业为基本产业、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本生产生活方式的信息社会全面到来。未来,谁能更好把握信息化大势,谁就能引领新生产力发展方向,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每一次变革都将推动上层建筑的进步,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构成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生产力历经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三个发展阶段。农业革命催生了封建社会,工业革命催生了资本主义社会,而正在进行的信息革命必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信息革命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一样,后者首先作用于生产力,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而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变革,而前者则直接作用于生产关系,提升人类生产生活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人人相联”“人物相联”“物物相联”,极大地增强人类作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和水平。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力。因此,就其本质而言,互联网所体现的生产力形式和社会主义制度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形式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制度更能适应和引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信息化发展也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信息革命不仅是我国发挥制度优势、引领生产力发展方向、趁势而上改变几百年来落后挨打局面所必须抓住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抓住的重大历史机遇。必须把网信工作纳入党的集中和统一领导互联互通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网信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首先,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决定了必须加强党对信息化发展的统筹协调。互联网潜能巨大,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当今时代,互联网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造日益呈现出“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态势。有学者甚至将“当下正在发生的未来”,描述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大连接,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比特与原子大融合”的“互联网+”驱动的大融合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31.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4.8%。面对涉及范围如此之广、融合程度如此之深的产业,只有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加强统筹协调,才能更好推动发展。其次,网络安全的系统风险决定了

  必须把网络安全作为党管互联网的重要内容。

  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事。当今时代,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都在智能化、数据化、网络化,存在局部网络安全事故引发连锁性、全局性破坏的风险。世界范围内,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必须把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进行统一谋划部署,这是网络安全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强党对互联网领域领导的重要目的。

  再次,网信工作的统筹推进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党对涉网职能部门的集中领导。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及面再到全方位深刻影响的过程。如果互联网管理停留在点上、面上,职能部门各挡一面、各据一面,就实现不了对互联网的全系统、全过程管理。因此,只有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相关职能部门的集中领导,才能有效加强互联网管理,更好推动网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必须把网络内容作为党管媒体的重中之重

  信息技术在“人人相联”发展进程中展现出的最大功能,就目前而言莫过于意识形态功能。计算机相互联网之后,互联网就成为社会意识的承载物和综合反映平台。人们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甚至包括感知、情绪、情感、心态等,都通过互联网这一人们普遍使用的渠道散播出来,形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叠加、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共存、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的巨大网络意识集合体。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在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现实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即时性、社交性为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提供了快速传播渠道。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8.29亿,其中手机网民8.17亿,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分别达到6.12亿、5.16亿、4.84亿,仅微信用户每日信息更新量就达到380亿条。

  可以说,现在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在互联网这个舆论场,舆情酝酿周期大大缩短,热点生成发酵大大提高,主流舆论有效引导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艰巨。党管媒体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原则,要坚持党管媒体这一原则,就不能让网络媒体脱离党的领导,成为“法外之地”,否则就会犯下历史性错误。

  必须把互联网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具有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在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极大地影响了民主政治发展进程,减少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层级和环节。互联网所具有的这一特性使网络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从执政主体看,互联网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互联网工作本质上是网上的群众工作。群众在哪里,网民在哪里,党的工作重点就在哪里。

  互联网媒体的迅速崛起,特别是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力强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媒体结构和舆论格局,使互联网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党和政府推进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领域。围绕创新党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切实提升在互联网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新形势下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从执政方面看,互联网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把互联网行业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催生了数量可观的新兴社会群体,还改变了传统的统战工作方式方法。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催生了规模庞大的互联网从业群体,这一群体年轻高知、思想活跃,但是大多社会阅历不丰富、易受不良思潮冲击。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互联网企业数量已经突破43.5万家,互联网行业从业人数达到1677.2万人,互联网行业成为最大的行业流动和职业转型目的行业。可以说,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能不能把互联网行业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已成为关系到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的重大课题。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统战人士都是网民,都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他们在网络空间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在信息社会条件下,党要有效地开展统战工作,既需要关注处于线下的统战人士,也需要关注处于线上的统战人士,这就必然要求创新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实行线上与线下的有机互动。(索朗顿珠: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副主任。本文系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重点项目《西藏加强党对互联网领域领导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