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前往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如此打破常规,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课堂”搬到中南海外的人民日报社,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

  华龙网自2000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从单纯的PC门户,到集手机报、户外LED屏、阅报屏、微信、微博、客户端、网络电视等全媒体的融合布局,也经历了从简单的媒体相“加”到逐步以技术为驱动的媒体相“融”的发展道路。5G将至,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传媒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华龙网的文化主旨是“融·0”,就是寓意“消除一切界限,零距离连接世界”。这也正符合媒体融合的相关理念,要求我们服务零距离、创新零距离、沟通零距离、协作零距离、传播零距离。华龙网审时度势,积极抢抓机遇,补齐短板,找到打开媒体融合的正确方式,让主力军挺进主战场,从低维形态向高维形态爆发式加速。

华龙网融媒体数据中心。供图/华龙网

  一路跋涉,媒体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19年来,华龙网一路跋涉,深耕细作新闻生产创新,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努力做到三个精准,即党的声音精准传达、政府政策精准解读、突发事件精准引领,确保“新闻导向正确零事故、主流舆论引导有保障”,并连续六年斩获中国新闻奖。其中,2016年,《穿越直播 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获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创造了重庆新闻界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零突破的业绩。2018年,《绝壁上的“天路”》《百姓故事》两件作品同时获得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成为首家获此殊荣的地方新闻网站。

  华龙网现日均影响受众超3000万人次;旗下“1+39”重庆客户端集群是全国唯一省市县全覆盖的新媒体矩阵,总下载量1400多万,重庆手机报及3000多块智慧数字屏均覆盖全市各区县党、政、商、企,综合传播力在国内省级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二、被转载指数第一。融媒体新闻中心建设持续升级,网、报、端、屏等内容一体化生产、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的全新运行模式逐步完善,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初见成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稳步提升。不日新者必日退。之前,华龙网顺应移动化、社交化的发展特性布局“十媒一体”,这只是在平台阵地上进行初步的“物理整合”。而如何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不断输出高质量高水平内容、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并进行跨界创新传媒产业形态,华龙网人一直再思考。从相“加”到相“融”,从“物理整合”到“智能融合”,媒体融合永远在路上。

  内容为王,筑牢新闻舆论立身之本

  “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华龙网作为自建立起即为新媒体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回顾一路走过的道路,虽然在媒体融合发展上有些探索,并取得些许成绩,但总体还是呈现出偏传统的新媒体形态。 “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发展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媒体深度融合迫在眉睫。首先,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强化新闻舆论工作“四个意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华龙网建设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是首要任务。

  其次,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下,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要坚持移动优先,在形式上推出短视频、直播、图片、VR、H5等多种形态的融媒体作品,把内容生产得让用户喜闻乐见,要成为华龙新闻人在日常工作中时时思考、常常贯彻的必备技能。同时,在内容上,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要恪守内容为王、以质取胜的行业准则,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方位多角度创作贴近百姓、反映民生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才有利于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创新传播,构建全媒体生态格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媒体的去中心化时代早已经来临,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这场媒体生态格局的改变,背后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如微信、抖音等“反客为主”的新型传播方式,让主流媒体措手不及。因此,媒体的融合发展首要就是对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对媒体传播的思想解放。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通纸媒出版系统、网络采编系统、视频直播系统等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基础,推动各属性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协同工作平台”“三层技术支撑体系”“一套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多渠道传播效果监测”等方面构建融媒体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同时,还应利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构建“新闻+政务+生活”的深度服务区域用户的新媒体平台。如华龙网和重庆39个区县合力打造的“1+39”重庆客户端集群,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安全运维、统一的运营服务,实现在客户端渠道的“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向建立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新生态媒体格局又迈进一步。

  融炼团队,技术创新驱动制度创新

  “不会做编辑的记者不是好主播”。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不再是简单的采编发模式,多元化、多形式、多媒体的表现力更能引发用户的关注和转发。融媒体作品制作中心在各网络媒体内容生产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融媒体编辑而言,从以前单纯的新闻图文编辑,逐步要求转化为记者、主播、编辑外加一定技术能力的复合型编辑。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融媒体人才队伍才是融合的基石。

  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更多是依靠团队的新闻策划、内容创新等专业能力。以前,华龙网内容团队的绩效是发稿量、采访量、编辑量等中性指标,对于传播力、引导力等效果评估数据由于技术工具的不足,未能形成闭环的内在驱动管理模式。因此,生产力分析与绩效管理的打通,是融媒体云平台很重要的价值所在。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新闻工作者通过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增加新闻和数据相结合后创作的精确和深度,已成为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业务发展方向。华龙网通过对新闻数据的归集、清洗、规划等数据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实现新闻图解、热点预判、盘点综述、舆情分析、信息定制等一系列的新闻大数据模型生产已成为一种常态。(李春燕:重庆华龙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