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新闻网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母体机构中新社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面推动媒体融合创新。2019年,中国新闻网将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全年主线,进一步做好各项重大主题报道;继续深入宣传改革开放新成就、新进展,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港珠澳大桥通车”融媒体系列产品截图。供图/中国新闻网

  转型:媒体融合创新需“两条腿走路”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反映到新闻传播领域,尤其是网络传播领域尤其明显。在迈向“数字生活”的过程中,公众对于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以几何级数剧增。这种需求对应的是传播媒介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在商业资本、自媒体等多重挑战之下,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媒体融合创新需要“两条腿走路”。一要深化内容供给侧改革,加大优质原创内容的输出。 “内容为王”并不过时,尤其是在信息芜杂、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更需要主流媒体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二要加强渠道建设。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好的内容要传播出去,必须重视平台和渠道建设,既要充分利用拥有庞大用户的商业平台, “借船出海”,借平台传播,还要坚持自主平台的优化升级,涵养直接用户。

  亮点:三方面做好媒体融合创新

  转变机制将新媒体内容生产创新纳入考核。2018年,中新社开始施行全新的考核方案,把新媒体产品指标纳入考核,推动全社采编力量树立全媒体意识,推动融合发展。中国新闻网作为全社新媒体业务的对接平台,成立专门团队,统筹协调沟通,聚合通讯社遍布全球的采编力量,发力融合报道与传播。2018年,为配合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中新社微信公号与国内各分社协作推出《这,就是中国》系列稿件,充分挖掘分社的地域资源优势,展现中国各地的自然人文特色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共发布28个省份相关策划稿件。这些系列稿件不仅受到各地读者的关注和欢迎,也被广泛转载,并且形成品牌栏目效果,这是融合报道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增加原创力量,重塑采编流程,丰富产品层次。中国新闻网在2018年重构“融媒体中心”,扩充网络记者队伍,推动全流程融合报道。原创稿件注重多产品融合呈现,以多端口多平台适配为目标,涌现出一批质量高、传播广的优秀稿件。在重大报道中,中国新闻网已经形成全产品线融合报道的范式。以移动直播为龙头,图文、短视频、创意产品等梯次呈现,对应在PC、两微一端、海外社交平台全矩阵传播。譬如,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的报道中,我们的直播《一桥跨越伶仃洋,实地探访港珠澳大桥》,部署多平台端口推送,总计播放次数破百万;长图解《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伶仃洋天堑变通途(一图纵览)》,以俯瞰视角展示大桥多项技术创新,形式新颖;漫画图文稿《漫画|“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港珠澳大桥有话说》设定大桥为第一人称,以拟人化口吻将大桥概况和建设难点娓娓道来,通俗易懂,网友接受度高。

  以移动端为龙头,加强自有平台建设。虽然社交平台大行其道,但是作为主流媒体,我们并没有放松自有平台的建设,坚持移动优先方针,全面加强中国新闻网客户端建设。成立由技术和编辑骨干组成的项目团队,切实根据用户需求、传播规律对产品精雕细刻。中国新闻网客户端在2018年进行了十余次更新迭代和上千项技术优化,引入语音播报、大数据个性推荐、站点定制等多项新功能,用户体验不断完善提升。2018年,中国新闻网客户端用户增长了1200万,日均活跃用户数、用户时长等关键指标均有大幅提升。

  使命: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行业巨变,竞争激烈。作为新闻媒体,我们面临着各种挑战,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自媒体众声喧哗,而我们付出努力的产品叫好

  叫座、用户不买账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编辑部。我们看重传播能力,但

  唯流量是从;我们牢记身份,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正面报道,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在日常报道中,我们严格要求采编人员不哗众取宠,不断章取义,不跟风炒作,不搞标题党,不做键盘侠;在主题报道中,我们鼓励记者深入基层,走近采访对象,走进工厂、学校、社区、田间、军营,转文风改作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重大报道中,我们倡导深入浅出,注重产品视觉化、形象化、直观化。我们认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产品才是严肃新闻机构的立身之本。打擦边球,搞小动作,虽然能赢得一些眼球,但最终损坏的还是品牌与声誉。我们立足提质增效的创新,拒绝急功近利的浮躁,以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来鼓舞采编队伍,培育“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展望:推动移动融合转型,增强传播力

  进一步推动移动融合转型。加强全媒体记者队伍培养,推动建设“融合报道指挥中心”,深入优化原创内容生产呈现流程,完善突发应急报道响应机制;加强技术研发,优化融合报道的选题报送、稿件审核、效果回馈等各个环节的移动化操作。

  继续推进“两微一端”平台建设。紧跟发展新趋势,持续进行技术优化升级,探索新功能改善用户体 验;坚持新闻为本,以专业主义精神,深化移动端内容供给,精心编排整合内容,提升各项用户指标;加强市场推广,探索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客户端装机量与社交账号粉丝数,在体量上更上一个台阶。

  增强海外传播力。大力发展海外传播业务,探索更多海外传播渠道;丰富推送产品形态种类,充分利用直播、短视频等优质内容,加强内容筛选与编排,探索总结海外传播规律;发挥自身优势,瞄准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为主体的受众群体,与其他媒体错位发展;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加强对外传播议题设置,优化内容,对海外受众群体和传播效果进行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分析,提高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全面提升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粉丝量、互动率。(唐伟杰:中国新闻网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