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心躲在“信息舒适区”,你的世界可能会变得更小,你的视野会变窄,思维也可能矮化。

  “信息舒适区”是一个“学”来的名词。

  《深圳商报》一位朋友谈到移动网络时代报纸的作用说:读报可以让人走出“信息舒适区”。

  “舒适区”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出于固有习惯、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人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这个概念“移植”到信息接受上,受众或多或少也都存在“信息舒适区”。需要提醒读者的是,这种正常心理反应被移动网络几何级地放大了。某种意义上说,“朋友圈”就是人们的“信息舒适区”。

  确实有不少人皈依“低头族”,躲在“朋友圈”里过日子。长时间不看书、不读报,全然不觉,靠指尖翻动“朋友圈”,似乎什么信息都有。社会热点、八卦新闻、心灵鸡汤、逗乐视频甚至突发事件,“朋友圈”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而且自己还可以随意点赞,动手留言。显然,这样的阅读要比看报纸、读评论、品新闻“舒适”得多。

  社交媒体深刻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生态,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社交媒体这种个性化传播环境,也提高了传播有效性。但是,沉迷于这样的“圈子”,习惯于从“朋友圈”获取信息,也可能限制你的视野,“自觉”地在自己周围竖立起信息禁锢的高墙。所以,有人说,走出“信息舒适区”,是网络信息时代必要的生存技能。

  报纸是大众传媒,它的功用在于对信息进行社会传播。报纸对信息的选择依据是“社会标准”。我们办报纸的人当然时刻考虑读者的需求,但并不是简单去“迎合”读者。报纸总是按照一定标准对某一个时间段发生的新闻信息进行“社会选择”,然后表达在版面上告诉读者。所以,报纸做不到所有稿子都让你读起来“舒适”,但一定能够帮助你冲破“信息舒适区”,走出“舒适区的高墙”。

  当然,增强可读性是我们办报纸的人不懈的追求。年复一年的版面改革,日日不辍的报道创新,持续不断地学习互联网传播手段……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更好地服务读者,增强我们的传播力。但是,报纸可读性似乎也存在一个“边界”。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苛求,更不能以“可读性”不如“朋友圈”来逃避读报。

  因为做数学题不能像读小说那样轻松,我们就放弃学数学了吗?亲人间窃窃私语比大庭广众之下听讲更“动听”,我们就放弃学习听报告了吗?读报与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某种程度上,与此有些相似。一个人没有朋友圈是难以想象的,但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朋友圈也是不行的。报纸,尤其是党报,以严肃新闻报道为职责使命。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难以做到像社会新闻那样有趣可读。所以,当你拿起一张报纸,翻开一个版面的时候,首先就应该有走出“信息舒适区”的心理准备。

  读者对报纸可读性提出任何建议和意见,我们都愿意接受。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不看报,喜欢躲在“信息舒适区”,并不是因为报纸不可读,而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懒”字。多年来与读报相联系的一个词是“学习”。不想付出努力,学习就难有成效。读报既然是学习的一种,它就不可能完全轻松愉快地进行。躺在“信息舒适区”,也许可以了解信息,但很难达到学习的效果。

  我们党报新闻工作者对这份职业从来就保持着深深的社会责任感,也保持着对报道内容的敬畏。我们不敢以轻佻的笔法去论述关乎社会发展的大事,不敢以“幽默的笔触”去叙述那些典型人物。因此,我们总是费心竭力地去核对数据,去找寻词汇,为了准确甚至常常要牺牲“可读”。我们的心愿是,盼望读者能拿出学习的认真劲来看报。况且,党报上本来有不少内容直接就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呢!

  走出“信息舒适区”,需要付出自觉的努力。报纸信息可以帮你走出“朋友圈”,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可以提示你思考个人交往之外的更多话题。信息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更强了,躺着、坐着、走着似乎都能够靠指尖来获得许多新闻。但是,“舒适区”之外的世界更广阔,也更重要。如果甘心躲在“信息舒适区”,你的世界可能会变得更小,你的视野会变窄,思维也可能矮化。

  因此,移动网络时代,我们还是诚心诚意盼着你能够多找点时间,静心坐下来读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