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给叔帮个忙。”9月2日上午,刘六三匆匆走进泾源县兴盛乡上黄村利民服务点。7岁的孙子今年上小学,他准备给孩子申请助学补贴,学校要求提供低保证。申领低保证,要在网上填表,可刘六三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刘六三很快领到了低保证。“以前村民办这些证,得先到村上开证明,然后去县上申领。现在,这些事在家门口就能全给办妥了。”上黄村村委会主任安军军说,为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众的办事困难问题,泾源县探索建设“家门口”综合服务站,与县政务服务中心联网,可现场办理43项政务服务事项。

  小平台解决了大民生。

  “互联网+政务服务”,让刘六三感受到了家门口的便利,而在数百公里之外的银川市民大厅,最新亮相的第二代智能机器人“小银”“小川”,对100多个常见事项、400多个常见问题对答如流,令前来办事的群众享受到了“升级版”智慧政务服务的便利。

  在宁夏开办企业的陕西籍商人老谭,通过“宁警通”体验到了“指尖上”的便捷:“为企业办理车驾等业务,这个APP全能搞定,太方便了!”“宁警通”是自治区公安厅打造的一款宁夏“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移动端平台,2018年9月12日正式上线运行,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访问量近700万人次,注册用户超200万人次,受理群众办件25万件,及时办结率达到98.6%,群众满意率达到99.8%以上。

  “这个平台如今已成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咨询公安事项的重要途径。”自治区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宁夏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领域主动顺应互联网与社会生活融合的大趋势,建成集户籍、车驾管、出入境等公安业务网上办理、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监督于一体的宁夏“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获得公安部充分肯定,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宁夏召开全国推进会,届时将把这一经验向全国推广。

  除“宁警通”外,更多的“指尖办”正让宁夏的政务服务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掌上电力”APP实现客户办电“一次都不跑”;“银E通”APP上,490项事项可手机预约,1132项事项可在线查询、90余项便民事项可“指尖办”……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宁夏不断探索、升级审批服务便民化,持续简政放权,跑出了新的速度:全区新开办企业一般不动产登记业务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银川市企业开办全过程以分钟计时,平均不超过1个工作日。今年上半年,银川口岸进口整体通关平均时间35.44小时,比全国同期快6.95个小时。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推行“承诺制”办电,平均接电时间压缩至4.2天。

  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银川市全面推行“综合受理、集成办理”改革,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均减少了75%以上;石嘴山市健全市本级、工业园区政务服务体系,将40项经济管理事项授权工业园区办理;固原市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无差别“一窗受理”模式,将市本级868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综合”受理,并全部实现网上申报和不见面办理。外商投资商务备案和工商登记实现了“一口办理”“不见面、零收费”,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3以上。

  “不见面、马上办”改革带来了越来越快的速度和不断提升的服务水平,也促使了“互联网+监管”改革的推进。截至目前,自治区本级共梳理录入监管事项目录清单1363项,监管事项子项5229项,进度和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三。

  持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推动着营商环境的优化,大大促进了市场主体存量的活跃和增量的快速增长,2018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0.75万户,同比增长8.29%。今年上半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76.6%,对扩大就业、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

  远到村民家门口,近到咫尺的手机,宁夏正全力提速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见面、马上办”改革,构建一个更加智慧的“数字政府”。(记者 杨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