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全面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融合,做好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是新时代县域融媒体履行主体责任和强化舆论导向的内在要求,也是融媒视野下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浙江省平湖市率嘉兴之先,在去年挂牌成立平湖市传媒中心,整合嘉兴日报社平湖分社、平湖市广电台、平湖网等新闻资源,成为南湖红船旁第一家县级融媒体。县级融媒体最贴近基层,服务群众有天然优势。而做好主题报道,就是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那么,在融媒体语境下,如何才能做强做精主题报道,在服务群众中吸引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我认为要围绕3个“动”词:主动、行动、生动,增强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主动:转得快需要硬功夫

  在千变万化的传播路径中,不变的是主动应对。不主动,就要被淘汰出局。主题报道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但是在传播格局发生颠覆性变化的形势下,要思考如何应对的问题,必须做好两个主动。就是要在思路上主动转,在策划上主动谋,要把媒体融合后“人众力量大,台宽渠道多”的优势,转化为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主动转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媒体融合不但不会削弱主题报道,而是为主题报道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传播渠道。平湖市传媒中心成立之初,就明确了主题报道的地位。报纸、广电等传统媒体平台做好主题报道内容的深度生产,新媒体加强主题报道的深度加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转变,增强了主流媒体服务中心工作的新闻力量。

  主动谋策划。地方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发展需要,每年都要提出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这些思路就是我们做主题报道的出路,要及时学习掌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平湖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平湖市传媒中心就主动策划,推出“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锋”主题报道,并结合经济创新、环境整治、民生共享、铁军打造“四大工程”,确保主题报道的内容能够紧贴中心、紧扣大局。

  行动:走得深才有真本事

  主题报道是“走”出来的。走进基层,走进一线,走进群众,才有发现主题报道的能力,走得怎么样,反映出做主题的本事有没有、强不强。

  平湖市传媒中心围绕“走”字,开展了一系列新闻行动,在服务中心工作上创新发力。比如浙江省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嘉兴建设“浙江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平湖的区域位置得天独厚,既面向大海,又背靠上海,在接轨上海方面有独特优势。平湖是浙江省唯一与上海市海陆相连的县级市,拥有27公里长的海岸线,与上海有着58公里的边界线。平湖市委、市政府将“2758”作为该市接轨上海的独特“密码”。如何用新闻视角解读好这一组“密码”,我们策划推出了“解密2758 平沪边界行”接轨上海大型新闻行动系列报道,行走了2000多公里,采访了100多位人物,推出了20多篇系列报道,由于时机抓得准,角度找得新,故事挖得深,形式做得活,得到了读者点赞。

  再比如结合高质量,推出了“经济创新引领新崛起”记者蹲点调研大型新闻行动,一改往年先定主题再采访的做法,在每个镇(街道)派驻一名记者,蹲点调研一个月,然后根据每个镇(街道)的特色亮点定宣传主题。这样的报道更加贴近实际,为镇(街道)党政领导提供了新闻视野下的发展思路,深受欢迎。

  生动:做得活才显高质量

  主题报道并不是刻板生硬的题材,而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内容,就看我们如何去生动地表达。

  用生动形式表现深度。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把这一优势用在主题报道上,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我们策划推出的《嘉兴日报·平湖版》“深1度”版面,定位就是“为中心工作提供新闻力量”。规定每周推出一期,选题内容是市中心工作推进的亮点、主要领导关心的重点以及基层百姓关注的热点等。当然,深度报道不是简单的字数增量,也不是图片和文字的拼版,而是要有记者的观察和新闻的视野。简单地说,我们在做好新闻呈现的同时,主要通过新闻评论来体现深度,同时运用领导点评、群众点赞等小板块,来解读中心工作,加上一些“可视化图表”的运用,使版面变得生动可读。平湖市传媒中心《嘉兴日报·平湖版》的“深1度”版面做出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现在很多中心工作的具体牵头部门,都主动联系我们要主推“深1度”版面。这说明,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生动鲜活、深入挖掘的主题报道同样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重大主题报道迎来了新的风口,站上了更广阔的平台,用新闻的力量服务中心工作又有了更多选择。(蔡美兴,作者单位:平湖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