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视频流将成为主流的信息流传播方式。如何发挥特色、构建优势,是对各互联网平台的考验。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很少分级,文章写出来,分发到不同的媒体平台后,再由平台的编辑进行二次编辑、改写就完成了。当新闻传播进入到视频时代之后,这样的操作模式就行不通了。一个短视频制作完毕之后,没有原始素材,很难再次加工。短视频自身带来的属性变化,正在逐渐“颠覆”新闻稿件在全网中的传播流程。因此,互联网商业平台与具有资质的时政类互联网媒体平台的合作,也形成正能量传播的新模式。

  封面新闻与腾讯合作打造的“视野”栏目,定位于制作深度资讯,以纪实手法生产深度调查视频,至今已发布27期优质原创内容,全网播放量超亿次。2018年3月推出的《一个丈夫的清明节自述》,讲述的是程福军老人的爱妻病逝、捐献器官的感人故事。视频最终聚焦四川遗体捐献志愿者报名登记仅6600人与等待器官移植患者10多万人的巨大差距,以达到向公众进行器官捐献、移植的公共教育宣传目的。

  当前互联网内容的生产构成里,UGC已与PGC并驾齐驱。5G时代,将会有更多的视频素材来源自广大网民。如何加强UGC内容引导,让UGC生产充满正能量,也是互联网平台的社会责任。封面新闻联合今日头条共同创立的今日头条创作空间即将启动。这个创作空间就是致力于发挥媒体优势,借力平台优势,挖掘优秀的内容创业团队,为其提供资源整合和运营指导,共同打造内容创业的主流平台,使其朝着主流化发展。在未来,一个媒体的视频社区的建设能力和活跃度,将直接决定其对正能量视频素材的收集能力,同时也将决定短视频传播正能量的效果。技术加持,以新技术催生新视频。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媒体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新技术为视频创新提供了更多机遇。封面新闻的视频生产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如VR、动漫、AI播音等。2018年是“5·12”地震十周年,封面新闻选择了用“VR+短视频”来创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成就展上,《十年·成长》视频专题正式与观众见面。封面新闻充分利用沉浸式传播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展览现场安排部分实景,再通过电脑技术,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地震现场,让观众在受访者的地震记忆和成长轨迹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讲述者的回忆与现实,充分展现“十年·成长”这个主题。

  封面新闻还将创意短视频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探索新的视频报道形式。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封面新闻推出了《我AI中国》音视频专题,采用人工智能语音合成、手绘动画、MG动画、绿屏抠像等技术报道两会内容,紧跟科技潮流,把主旋律的内容做出了新鲜感。在5G时代,视频流将成为主要的信息表达方式,AI和5G的结合必将催生新的传播时代。封面新闻瞄准未来趋势,目标是建设“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用人工智能为传播赋能,以价值为主导,让AI与视频有机组合,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自觉承担起展形象的任务。(方埜:封面新闻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