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制胜,技术求新。打造高水准正能量短视频,关键是在体系化原创生产能力上下功夫,在创意中传递正能量。新华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始终坚守价值担当,把正能量、新创意、高品质作为提升短视频整体水准、传播主旋律的核心发力点,让短视频为人们带来健康向上的动力与情感。角度要“亲”,以亲切感凝聚正能量。短视频要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在于正能量作品是否具备共情能力,能否真正凝聚正能量、激发受众内在的传播力。要做到这一点,在角度的选择上应当贴近受众,从小切口、生活化、接地气的场景入手,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讲述故事,为受众营造真实、亲切、温暖、生动、活泼的情感体验。

  表达要“潮”,以新潮感带动正能量。所谓新潮感,就是要有“网感”。用新思维带来表达的升级,用时代性、时尚型的创新表达,依托年轻态的创新理念,赋予作品更多的活力,带动正能量的传播。2018年一些短视频在网络上传播非常广泛,比如“文物戏精大会”,该作品主题是宣扬中国文物与传统文化,在表达手法上大胆突破,让“沉默”的文物“动”了起来,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戏精表演”。

  手法要“鲜”,以新鲜感激发正能量。媒体机构大多擅长新闻叙事手法,却也往往受制于这类传统方法,打造出来的作品同质性高、体验千篇一律,既难以勾起用户好奇心,也不能很好地传播正能量。而换一种思路,我们尝试借鉴采用影视作品、创意公益片、广告片等拍摄制作手法,打造影视级的正能量新闻作品,为受众提供耳目一新的体验。

  技术要“酷”,以酷炫感驱动正能量。技术创新并非每一次都是从无到有的变革,它往往是在过去创新的基础上,探索跨界融合的可能性。视频制作中有许多特效技术,如3D动画、一镜到底、无限克隆等。如果将一些前沿的跨界技术,如全息投影、生物传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航拍等,融入视频制作的特效技术中去,不断突破自我边界,往往能够打造出现象级的正能量作品。

  类别要“足”,以充足感丰富正能量。正能量作品的类别应当是丰富的、充裕的、多样的,才能够满足人们对正能量内容的多元需求。既要有弘扬主旋律、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大制作”,也要有讲述百姓生活、传播真善美的“小精品”;既要有思想、有高度,也要接地气、有生气;既要有国家站位的正能量作品,也要有大众视角的正能量故事。2018年两会期间,新华网推出了正能量“三部曲”——《在一起》《我奋斗》《更懂你》,从不同的内容角度讲述时代与个人的关系。(马轶群:新华网融媒体产品创新中心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