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科技活动周如约而至。随着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在各地展开,整个社会掀起科技热潮。

  很多人认为,科技是“高冷”的,与日常生活联系并不紧密,离自己很遥远。然而,从今年的科技活动周可以看出,一些平常只能在新闻中看到的“高冷”科技,已经被“搬”到活动第一线,给了大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在陕西,机器人等首次进入农村学校,让孩子们感受到人工智能等黑科技、高科技的魅力;在山东青岛,市民和青少年有机会零距离接触“科学”号海洋综合科考船及“发现”号深海机器人;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里,市民能用世界上最快的“摄影机”观察分子反应的实时过程;在广州,市民可与阿尔法人体动作模仿机器人、仿生同步手掌等机器人亲密互动……

  “润物细无声。”这些科技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普及了科学知识、弘扬了科学精神、传播了科学思想、倡导了科学方法。

  在为这些活动点赞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科技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科技活动周却只有短暂的7天,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很难使科学得到持续的普及。因此,科普不应该只在科技活动周举办时引发广泛关注,举办过后就无人问津。科普活动应该常态化,让大家可以在生活中经常可见、并乐于参与。同时,通过科普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科技活动周时间短暂,我们更要利用好其影响力和创造力,把好的形式、经验积累下来,形成机制和常态,在世界科技强国的征途中,在科普惠民的实践中,打造出“永不落幕的科技活动周”。(龙跃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