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建设从国家级媒体、省市级媒体下沉到区县级媒体,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关键在一个“融”字,融合发展就是要构建“统筹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科学评价、有效应用”的全新业务模式,从而打通舆论宣传阵地的“最后一公里”,更好服务群众,最终达到宣传工作上下贯通的切实目标。

  拓尔思协助打造的仙居融媒体中心。供图/拓尔思公司

  以“融”为核心打破传统思维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背景之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面对新形势,传统媒体已经到了必须调整发展战略的迫切程度。而这当中, “融媒体”就是一个适逢其会的发展路径。

  县级融媒体中心将打破依托于报纸、广播、电视的传统方式,将有线网与互联网打通、结合移动互联网,使单一媒体变为多媒体多管齐下,不同媒介之间资源共享、内容共用、相互赋能,集中采集、生产、分发,统一调度指挥,实现全网流量聚合式共赢生态。融媒体中心在人员管理及考核等方面更加集约化、科学化,多渠道宣传管理打破传统营销方式,从而大大提高整体运营效益,增强传播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与本地化的政务和民生等县域公共媒体资源整合起来,融合发展。

  拓尔思作为技术公司,参与了众多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多数是以技术支撑的方式来帮助搭建媒体云或混合云服务,以满足不同区县的区域化和个性化的融媒体中心建设需求。例如与浙报集团合作共建的浙江“天目云”平台,已经实施并服务了十多个省内区县的融媒体中心建设。

  以媒体云为根基将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重要平台和抓手,可以快速搭建非“孤岛”存在的多层级融媒体中心。通过云平台建立区域内全盘融合的宣传“大家庭”,形成上下互动的立体化“大格局”,打造合力共赢的宣传工作“区域一张网”。通过媒体云的方式给区县中小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性的系统更新,而是媒体深度融合转型的长期性服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手段,赋予媒体自发性的融合生长演变,给中小媒体带来融合转型能力。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需要解决资源融合、策划指挥、融合生产、传播评价、运营管理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县级融媒体中心分为三类职能:宣传导向监管、融合生产发布、数据运营管理。围绕这些问题和方向,需要从相关的技术系统为支撑,实现从经验主义决策到数据量化决策的思维转变。

  整合技术是支撑,服务用户是根本

  在整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数据资源的采集与汇聚、内容节目的编目与标签化、大数据舆情的分析、统一底层架构的融媒体平台生产、新媒体平台的发布对接、传播效果的量化评估、基于传播效能的绩效考核、政务服务和发布接口等都需要有后台的生产平台与数据平台来配合实现,以满足新形势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需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过去主要是以有线网的业务为主导,如何把节目内容与互联网短视频有机融合、把有线网与互联网之间的数据融合打通,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迫切需求,这需要传统视频编目库(含历史数据)与互联网视频标签化之间以智能化技术的方式进行融合。县级融媒体作为舆论宣传阵地的“最后一公里”,必然要求以用户为中心,切实解决内容生产与群众个性化需求之间的智能匹配。多维度资源融合、本地热点研判、智能决策发布、区域化传播评估等服务都是以大数据技术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求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必然迫切要求在运营层面有多元化方式支持。新媒体运营秉承了互联网快速迭代的模式,不断推出各种创新服务方式。县级融媒体中心由于技术队伍和实力所限,往往无法高效及时地把握利用互联网全新的运营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所需要的不是一次性项目建设,而是能够长期不断更新的技术保障体系,以云服务为支撑的媒体云服务平台便是实现目标的有效实践。

    在资金体量不足、用户体量不大、内容数据不多等现实条件下,建设独立存在的融媒体中心面临着诸多困难,也不符合宣传工作一体化的战略需要。因为扎实做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建设、平台建设、软硬件的升级,还需要借助从中央或省市级媒体的内容、用户和流量优势,来帮助县级融媒体实现自身造血的融合转型。(林松涛:拓尔思媒体融合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