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浙江首个省县合作融媒体中心——青田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启用仪式举行。图/喻惠婷 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确定了顶层设计方向。当前全国各地均在积极布局县级媒体融合,并进入了探索和实施阶段。

  县域现代化治理要突出三个功能

  经过此前的报刊整顿,新闻出版类报纸在县一级很多都不存在了。严格来说,县一级的媒体单位具有传播资质的只有广播电视台。尽管各地均有各种类型的新闻报纸存在,但大多是与地市级报刊合作的“今日系”,或以外宣刊号存在的侨报侨刊。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定位和功能设置与典型意义上的中央、省(市)、地级的传媒集团所承担的媒体融合有很多不同。他们之间的关系,既要有所传承,又要有所区别。从行政级别来划分,县域最接地气,如果县级融媒体中心运作得好,就真正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接入和输出。

  就媒体自身的传播功能而言,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职责和使命与省市级的媒体功能是一样的,但如果仅仅把县级融媒体中心按照媒体的传播功能来规划,就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研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应该把媒体自身的共性以及县与中央、省(市)、地方媒体的差异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方向。也只有基于这种全新的思考方式,才能打造具有新的价值的组合模式,从而实现“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今天的形势与当时设立县级传媒机构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县域治理实际上是地方治理的核心,县域治理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而县域治理现代化,必须有与之匹配的意识形态管理工具,必须有实施地方治理的互联网运营机构。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功能应该是:党的宣传舆论阵地的终端,县委县政府实施县域治理、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抓手,县委县政府服务百姓生活的窗口。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必须围绕县域现代化治理,突出三个功能,以实用性和实效性作为评估价值,避免出现新一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转换身份实现互联网化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要及时转换身份。近年来,县级的媒体运营以“县新闻中心”为载体,这个中心整合了广播电视、县委报道组、 “今日系”纸媒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但他们是以内容供应商的形象出现的。从目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来看,仅仅是作为内容供应商,显然无法满足上文所讲的功能定位。所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要实现自我身份的转换,也就是从单一的内容供应商向公共服务运营商转换。

  这种转换的重要意义在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必须切合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格局,不管是哪个层面的融合都必须贯彻互联网化。县级融媒体中心不能再走21世纪初省市级新闻媒体办网的路线,但必须依托互联网,尽快提高计算能级,提高算力,并且把这种算力用到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上来。县域工作千头万绪,系统庞杂,但党委政府并没有一个有效的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治理平台,这就需要融媒体中心发挥作用。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具备很强的数据运营能力,具备与之匹配的算力基础,才能对接顶层设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具体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就是要定好策略,不能再简单模仿传统商业互联网的流量模式,沉迷于点击量、商业变现,而忽视自己的核心使命。

  “青田模式”提供建设样本

  2018年9月28日,青田县传媒集团举行了“融媒体中心”启动仪式,这是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之后浙江省第一个正式开通的县级“融媒体中心”。青田是个侨乡,有50多万人口,在外的青田人有30多万。青田的媒体产业比较发达。有一份《青田侨报》、一家青田广播电视台。今年2月份这两家媒体合并成立了青田传媒集团。

  我们在协助青田传媒集团做规划时,就建议事业和产业之间要厘清,分成两个板块进行治理,事业板块就是公共服务运营商,县委县政府保证充足的预算,按照公共服务运营商模式去考核,做新闻的要有做新闻的样子,要有做新闻的专业,做新闻的尊严;做互联网运营和数据营销的,要有互联网的专业,这些都需要职业化专业化的支撑,这一部分的预算,由县委保证供应。

    在整体规划过程中,青田县委下了很大决心,要求把全县的互联网核心数据和链路全部接入青田传媒集团的融媒体中心,融媒体中心成为县域公共服务和公共信息的交换枢纽,成为县域公共服务运营商。青田县率先在全省实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公共服务互联网化,率先在全省推行公民、法人数据携带模式,同时把融媒体中心作为乡镇、县直属部门对外发布信息、便民服务的入口,为传媒集团提供政府管辖的公共资源,这就为传媒集团产业板块提供了创新的出路。(郭乐天:温州商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