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获悉,日前成都市5G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5G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2年,要将该市建设成为5G网络供给全国领先、行业应用深度融合、核心生态高度汇聚、产业聚集效应凸显的中国5G创新名城。

  5G,被视为全球数字化变革的下一个竞争热点。据悉,2019年国家将发放5G临时牌照,部分城市将开展预商用。成都此举,意在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5G“大蛋糕”如何分享?5G创新名城如何建设?

  诱人“蛋糕”面前的先发行动

  5G“蛋糕”有多大?成都市经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列出这样几组数据: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到2030年,国内5G总产出将达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创造就业机会800万个;间接带动的总产出将达10.6万亿元、经济增加值3.6万亿元、就业机会1150万个。

  业界预测,我国5G网络建设期的投资将达到1.3万亿元,5G带动的信息服务产业规模至少可达13万亿元。

  在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无线通信芯片项目负责人吴新春看来,成都参与“蛋糕”分享的实力不俗,“成都的5G研发梯队完备,研究实力雄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大等高校,中电10所、中电29所等科研院所,华为、诺基亚贝尔、爱立信等主设备研发企业,形成了三个层面的研究平台。”

  2018年,成都就积极组织实施“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先后在多个具有展示性的区域建设了5G基站,在二环路建成全国最大规模连续覆盖5G网络、在熊猫基地开展了VR实时传输、在东郊记忆和春熙路等点位同步开展了5G+卫星电视直播等,为5G应用与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2月初,成都还出台了“18条”,力推5G产业。

  建基站是分享“蛋糕”第一步

  5G正式商用之前,基站的布局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规划纲要》中对基站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0年,实现城区重点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5G规模商用。到2022年,建设5G基站4万个以上,实现重点城镇以上5G网络全覆盖,建成全国一流精品网络。

  5G基站建设,运营商和设备商是重要参与力量。新华三成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章小平建议在政策层面多给予支持,形成政策红利,鼓励更多运营商、设备商深度参与基站建设中。

  数量庞大的基站,如何快速完成部署?成都瞄准了“城市杆塔”。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从高度、间距,还是从电源配套等角度考虑,城市杆塔都是5G小基站的天然搭配。“利用城市杆塔进行基站布局,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基站选址难、投入大等问题。”成都市经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

  由于城市“杆塔”资源存在着归口不一的问题,成都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鼓励通信、城建、交通、电力等行业间共享杆塔资源,更多采用“微基站+智慧杆塔”的方式部署5G网络。

  5大工程瞄准行业应用

  5G商业化能否实现,应用是关键。几天前,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举行了首次针对高层建筑的无人机灭火演练。在拥有“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特点的5G网络支撑下,无人机实时传回超高清画质,为指挥中心决策提供了重要辅助。

  成都高度重视5G行业应用,提出到2020年,5G在重点垂直行业应用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模式最有可能在哪些领域出现?成都此次公布的十大重点工程中,有5项重点工程都与应用试点有关,包括5G智能驾驶试点示范工程、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程、5G网联无人机应用试点示范工程等。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关注到了这一场演练以及近期公布的《规划纲要》,“‘无人机+5G’拥有广阔发展前景,正是我们公司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之一。”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黄国琴介绍,目前公司正在跟运营商合作,抓紧研发5G无人机产品。

  据了解,为加快5G网联无人机应用试点示范,成都将试点开展5G网联无人机在农林植保、路况巡检、防汛应急、山体监测、森林防火等场景应用,提升巡检能力和灾害防治水平等。(记者 蒋君芳 吴亚飞)

(原标题:成都建设“中国5G创新名城” 明年,在全国率先实现 5G 规模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