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怎么解决?2月1日,记者从贵州省人民政府网获悉,贵州发布《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严禁购买“粉丝”等数据造假行为,不得强制要求群众下载使用移动客户端等或点赞、转发信息。

  贵州在建设“指尖上的网上政府”中,政务新媒体在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意见》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贵州省人民政府网政务新媒体为龙头,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政民互动、办事服务等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初步建成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精品账号及应用。

  《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省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全面提升,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全面形成,政务新媒体真正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成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成为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成为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解读关键词一:政务公开舆情回应

  把政务新媒体作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和政务舆情回应引导的重要平台,提高响应速度,及时公布真相、表明态度、辟除谣言,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发布动态信息。

  建立网上舆情引导与网下实际工作处置相同步、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对政策措施出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误解误读和公众质疑,要迅速澄清、解疑释惑,正确引导、凝聚共识。

    解读关键词二:互动杜绝生硬冷漠

  充分利用政务新媒体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凝民心,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回复留言要依法依规、态度诚恳、严谨周到,杜绝答非所问、空洞说教、生硬冷漠。政务新媒体、政府网站、政务热线等要依托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完善和使用统一、权威、全面的咨询答问库,不断提升答问效率和互动质量。

  鼓励采用微联动、微直播、随手拍等形式,引导公众依法有序参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共创社会治理新模式。

    解读关键词三:实现“掌上一网通办”

  2019年12月底前,各地各部门梳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制定本地本部门“掌上办”服务事项清单,同步在贵州政务服务网和本地本部门门户网站公开,实行动态调整更新。通过建设完善微信小程序、提供办事平台的移动端适配版等办法,扩大服务受众,提升服务效果。

    解读关键词四:同一平台只开一个账号

  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单位内部开设有多个账号的,要优化资源配置,尽可能将信息发布、政民互动、办事服务等功能集成到一个账号。

  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要清理整合,确属无力维护的要坚决关停。政务新媒体名称应简洁规范,移动客户端等应用系统建设要集约节约。

    解读关键词五:审核严格更新及时

  2019年6月30日前,各地各部门要对主办的政务新媒体建立内容发布审核制度。各市(州)政府政务新媒体应保持每个工作日更新,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县级政府每周更新不少于2次。政务新媒体如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传播网络视听节目,须按照有关规定具备相应资质。

    解读关键词六:不强制要求点赞、转发

  严禁购买“粉丝”等数据造假行为,不得强制要求群众下载使用移动客户端等或点赞、转发信息。严禁任何单位将下载使用或关注本单位政务新媒体作为办事服务的前置条件,不得在学校、医院等场所强制推广本单位开发的或者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向第三方采购的政务新媒体。

  提供数据信息查询、报名、挂号预约、法律咨询等服务的政务新媒体,应充分考虑到用户数量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激增等因素,提前制定相应预案,保证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正常进行。(记者 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