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端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移动资讯服务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2012年8月,今日头条闯入新闻客户端市场。此时,腾讯、网易、搜狐、新浪等一批成长于互联网门户新闻时代的老牌劲旅在这一领域激战正酣。紧随其后,2013年一点资讯推出基于算法技术的聚合新闻客户端;2014年搜狐新闻上线以个性化和智能推荐为卖点的5.0版;2015年,腾讯在原有新闻客户端“腾讯新闻”之外加推以算法为主导的全新客户端“天天快报”,新浪、网易也在新闻客户端升级时着重加入了根据阅读偏好推荐资讯的功能;2016年,微信推出利用后台数据进行精准推荐的“朋友圈热文”。日益精准化、精细化的“算法分发”已成为我国移动新闻资讯服务领域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8月1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各项新兴应用领域引市民前往参观。供图/CFP

  信息时代为公众“赋权”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信息化进程启动以来,互联网从国防军事领域走入社会生活,并在其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诸多领域的颠覆性变化,传媒业便是其中之一。而在传媒领域的诸多变化之中,又以公众角色与地位的转变最具戏剧化。

  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观众和报刊读者都被称为“受众”,即信息的接受者、内容传播的对象,处于传播活动的最后环节。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的市场竞争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遥控器的出现大幅提高了电视观众频道切换的便利性,信息时代的来临则为公众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赋权”体验。

  首先,互联网为用户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和频道资源,为公众提供极大的选择空间;其次,人们可以在使用媒体的同时以点赞、评论、弹幕等多样化的手段进行实时反馈,从而实现了传播过程中的互动,这也成为公众参与公共事物讨论和决策的重要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原本由专业化机构垄断的媒介内容生产和发布环节,随着UGC、自媒体等开放平台的出现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而向公众敞开了大门。公众因此具备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即媒介内容的生产消费者(Prosumer,producer+consumer)。人们还略带惊喜地发现,传统媒体时代需要反复争取的公共话语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似乎能够轻易实现。从BBS到微博、推特,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了参与讨论、分享观点的开放空间。网络赋权研究也随之成为赋权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这些变化使传媒业由传统的单向传播时代步入双向互动传播时代,公众在传媒业价值链中的身份也由大众传播时代的受众转型为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成为产业运作的逻辑起点。

  信息时代媒介空间的“存在感”

  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 “以用户为中心”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劳动号子”;“以用户需求为起点,以用户体验为归依”成为传媒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对互联网新闻资讯产品而言,“用户体验”包括实时、便捷、流畅地获取和使用符合他们需求的内容产品所获得的感官体验,以及通过各类技术和平台制作、加工和分享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内容产品的实践体验。其中,后一种体验为用户提供了信息时代媒介空间的“存在感”,是用户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因此,除了传统的浏览量和点击量以外,评论量、转发量、点赞数,甚至是弹幕数量都成为网络新闻资讯产品评价的重要指标。一时间,在传统媒体时代一直以“大规模”“匿名”形象出现的受众,在新媒体时代拥有了“上帝”般的感觉,从早到晚被各类媒体关心、围绕和服务着。无论是以电视台、报社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还是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都力求以尽可能多的方式实现与用户的交流互动,以提高用户接触频次、提升用户黏性、延长用户停留时间。在此背景下,基于用户偏好的“智能化推荐”也就成为传媒机构不断提高内容供给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时合乎逻辑的选择。传媒机构力求以更加复杂的算法实现对用户偏好和需求的精准把握,以此为基础进行内容和信息的定制化推荐。然而,在这场“以用户为名义”的互联网新闻资讯服务市场的媒体狂欢中,用户真的已经成为行业中心、传播的主角了吗?“大数据”(Big Data)——信息时代媒介发展另一个关键词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观察的视角。

  “用户赋权”还是新的“算法集权”?

  2010年,美国发布《规划数字化的未来: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给总统和国会的报告》,其中指出“数据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如何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正在日渐成为我们网络信息技术研究的重中之重。以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为基础的高级数据分析技术,将促进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化、从知识到行动的跨越”。2013年,NETFLIX(奈飞公司)推出以3000万用户视频选择、搜索、评论数据为依据,精准策划制作的《纸牌屋》,让传媒业首次感受到大数据的力量。今天,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彻底改变了传媒领域的运作和决策逻辑。一方面,这些技术的结合与应用在数字世界建构起了一个以数据为基本单位的社会镜像。遍布世界的智能终端、传感器源源不断地向镜像社会输送着多样化的数据信息,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便是用户数据。传媒机构借助复杂的算法设计,能够将用户娱乐和信息消费偏好、行为习惯的数据与他们的位置、社交、消费等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和分析,并从中形成对其需求的预判,从而实现“比用户更了解用户自己”的精准化传播。另一方面,写作机器人的学习能力日益增强,机器人不仅能够通过对既有内容资料的学习写作多样化风格的资讯内容,还能够根据用户数据反映的用户偏好进行资讯内容的个性化定制。

  从表面上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化推荐,使用户能够充分体验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贴身”服务。但实际上,这种“贴身”服务的背后却是对用户选择权的再次剥夺。美国学者凯文·凯利在研究中发现“默认设置”掌管着复杂系统,默认设置的内容和特征取决于设置的设计者,而系统的使用者又常常因为改变默认设置所需要的成本(知识、时间、精力等)而放弃修改。这也就意味着默认设置是预设设置的人用于操纵系统和影响使用者的工具。从本质上来说,从“编辑分发”到“算法分发”是新闻资讯服务内置默认设置的一种调整。在新的模式中,用户越是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偏好,就会被系统越准确地锁定,如果什么都不做,则又会被框定在系统最初预设的用户偏好中。因此,在“算法分发”成为互联网新闻资讯的主要分发方式的背景下,无论用户如何选择,或是不选择,其结果都是接受系统选择的结果。人们自主选择信息的权力被不断挤压,仅剩下在不同机构提供的算法之间的选择空间;处于行业价值链中心位置的仍然是具备预设设置能力、权力的个人或群体。以“精准”为名义的信息推送,实际上是由掌握着数据、平台和算法的新型媒介机构所控制,用户通过终端接收到的信息只是经过严格设计和筛选的信息。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闻资讯服务模式的变化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资本与技术力量结合下市场权力的再分配和垄断力量的重塑。Web1.0时代,市场的主导权由占据先发优势和内容优势的少数几个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掌握。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的主导权正向着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超大型社交平台集中。这些超大型平台通过对社交、通讯、金融、出行等多重服务功能的整合,掌握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多样化用户数据,居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心位置。对内容生产者而言,他们是用户需求信息的把握者和内容生产、变现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也是内容分发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对用户而言,他们是新闻资讯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环境认知的依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表明,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评论、转发、跳转新闻资讯的重要平台,其用户规模、使用频率仍然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超大型平台对行业的垄断性将进一步加强,很可能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从社会发展来看,这种定制化、精准化新闻资讯传播模式所带来的并非我们所期待的“用户赋权”,而是新的“算法集权”,信息权力被拥有算法设计权和垄断着数据资源的超大型平台所掌握。资讯,特别是新闻资讯是人们用于了解周围环境的重要依据,也是人们社会交流的重要素材。在以“算法分发”实现智能推送的资讯服务模式下,系统依据对各类用户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用户喜好、推送资讯内容,提供“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用户接触的资讯信息必然存在明显的差异,且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差异越大的群体之间的信息结构差异也就越大。长此以往,这种资讯消费模式的发展和固化将导致 “知识鸿沟”和“信息鸿沟”的扩大,并进一步带来社会群体之间的深度隔离和社会群体的分化。

    因此,在网络新闻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正视这样的现实:技术的发展正在夺走技术使用者的权力,用户主动或被动地将自己的选择权交给了算法;基于大数据的偏好推荐和社交化传播先天性地强化了群体内的交流和群体间的隔离,加速了社会群体的碎片化与分散化。这些趋势正在使网络新闻资讯服务与实现新闻公共性价值的目标越行越远,值得警惕。(王润珏: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任编辑。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播影视行业新型主体建设研究”[CUC18QB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