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传统媒体过于夸大技术的力量,认为新媒体技术主导了融合传播进程,决定了融合发展效率,“技术为王”的论调时而出现。在移动化、视频化、智能化的传播语境下,这一现象令“数字化技术膜拜”盛行不衰。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提出的“黑匣子谬误”,生动描述了这种“技术至上主义”所包含的主观愿景:“企图把融合归结为纯技术模型,借此判断哪个黑匣子将成为枢纽,未来所有媒体内容都会经它来传播流动。”

  与此类似的,当前一些媒体打造“中央厨房”“融媒体中心”过程中,将技术化的内容生产、流程再造及智能分发,无限扩展到用户互动的各类媒介端口末梢,希望通过一个“黑匣子”来掌控用户获取信息和参与互动的渠道,渐渐淡化人的主体性地位。事实上,这种技术至上的融合偏向,不仅局限了融合传播路径的开放性,也无益于提升用户参与传播的主动性。因此,厘清机器算法背后的价值误区,超越融合传播参与主体的技术理性,警惕融合传播下的“技术垄断”思维,消除杂陈其间的“黑匣子谬误”,应是融合传播转型升级的逻辑起点。

  2017年12月26日,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在新华社和成都市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全国各地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媒大咖们聚集于此,以“深度融合·跨界融合”为主题,热烈展开跨界探讨和交流。图为《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6-2017)》发布仪式。供图/CFP

  厘清机器算法背后的价值误区

  尽管技术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撑性因素,技术应用的价值不容忽视,然而融合传播的发生绝非简单的“技术主导”。无论如何场景化与智能化,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人这一主体是不可撼动的唯一主导者与决策者,否则传播也就失去了应有之义。亨利·詹金斯认为:融合的发生并不是依靠设施,无论这些设施如何精密复杂。融合发生在每个消费者的头脑中,通过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来实现。即从传播学上看,融合传播是一个基于信息传输的动态互动,也就意味着融合并非技术意义上的程式化产物,而是一种文化交流形态上的变迁。

  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加深了融合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外在趋势,也使传播内容从单一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走向更为丰富的诸如“沉浸式新闻”等各类形态,使新闻内容与用户体验实现深度融合。正如“新闻的未来不再只是一篇文章”所传达的,内容形态及载体的迭代与变革令人充满想象。但无论如何,新闻制作者、互动参与者仍然是融合传播的主导者,具有不可替代性,机器算法背后隐藏着的仍是人的价值观。正如抖音、快手等移动视频平台的智能化推送背后,决定用户看什么内容,以怎样的方式观看,表面是基于机器精准算法的推送,实际都是由算法背后的人掌握,这“背后的人”无疑是平台运营者价值观的执行者。

  事实上算法本身是中立的。在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中,要是没有“背后的人”而任由技术发展,融合传播也可能会走向伦理失范的边缘,进而失去存在的意义。如备受业界关注、资本青睐的机器人新闻写作,尽管在文字加工、数字统计及可视化呈现上,具有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然而这仍无法代替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判断、深度分析,机器人无法用代码传输情感经验。事实上,新闻机器人出现后承担了大量繁杂的劳动,这反而全面解放了记者编辑,以便他们运用经验与智慧,去做更多专业性且有创造性的工作。

  超越融合传播主体的技术执念

  融合传播是一项涉及面广且十分复杂的社会活动。其中,新媒体技术到底发挥着怎样的功能价值,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迭代需要广大用户参与激活,促进内容分享、知识共享,即技术应该为融合传播服务,才能充分彰显它的应用价值。互联网企业谷歌通过提供技术支持介入新媒体融合传播,为人们提供了一则典型案例:谷歌建设开放型平台——“加速移动网页”AMP,以实现规模化传播,提升传播效率。据NiemanLab文章介绍,“作为一个开源项目,AMP具有融合平台的性质,它将移动搜索引擎作为流量入口,集结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内容制造者……这些媒体需要为AMP制作专属的新闻版本,只要加入AMP项目就可以提高页面加载速度。”这则案例说明,AMP的开发即在提供一种类似方便新闻工作者进行报道的工具,也是为实现融合传播打造平台与渠道,使内容传播中变革式的“融合”成为可能。换言之,融合平台通过发挥技术优势,为用户场景化体验服务,满足用户数字化生存的某些诉求,同时技术型平台也因用户聚集,才拥有最核心的存在价值。

  不过大部分新媒体应用技术的开发,多是融合传播中内容分享、互动参与的便利工具。无论工具性技术如何发展改进,也要看使用者如何树立正确的技术理性,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效力。在媒体形态演变的进程中,过于偏向技术开发,试图机械化聚合用户资源的应用实践始终存在问题。如微博盛行时代,新浪微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作为技术型互联网企业腾讯,无论如何整合技术力量,仍然无法超越。毕竟,用户不再是任人摆布的“小姑娘”。传媒竞争市场中的类似案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本质上,在和谐的媒体融合发展中,超越融合传播主体的技术执念,为广大用户参与融合传播构建生态化的知识社群,使之形成虚拟现实中的价值共同体,这才是互联网应用技术最核心的价值归属。

  拒绝成为融合传播下的技术附庸

  在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波斯曼看来,“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踪,技术垄断就是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而融合传播须警惕陷入技术垄断主义的困境之中。当前的融合传播中,主流媒体借助技术、资本及渠道的力量,实现了多平台、多渠道、多方式的内容生产与分发。这些内容的分发,大多是依据不同平台的传播属性或用户群体而粗略加工,多在编辑制作上机械化变换形态,忽视了“粉丝本身的能动性迁移”。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内容生产者过于屈从技术力量。

  不难看到,以人工智能为方向的信息技术开发,正在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推进。数据、编程、算法、云计算等技术概念,不仅成为媒体业界的“标配语”,也渐渐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在媒体融合传播的实践中,许多人之所以偏重于“技术融合”,引发“技术为王”与“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的诸多争议,是因为技术力量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突破了技术作为工具老老实实为人类服务的固有思维。

  不过,当前技术仍没有也无法撼动人的主体性地位,仍是“应用性工具”。值得警惕的是,在机器智能时代, “技术信仰”盛行,人们开始日益体现出一种技术至上主义的思维,医疗系统、金融系统等专业领域唯技术是从。医生给看病,没有技术性检验作为依据,诊断难以开展。相反,利用技术手段诊断,也将所有的失误归结为技术因素,从而免除或减轻医疗职责,这又必将使医生渐渐失去诊断的能力。融合传播同样如此,正如传播学者尼尔·波斯曼所言, “技术垄断的现实威胁是:信息的失控、泛滥、委琐化和泡沫化使世界难以把握。人可能沦为信息的奴隶,可能会被无序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死。”技术令信息无限泛滥,而技术的不断升级不仅不会遏制这一信息市场的失范,还会进一步打乱人类正常的心智,弱化人的主体性意识。

  在这一意义上,若不从根本上遏制技术垄断思维在融合传播上的盛行,那么可能引发的后果将是:人作为融合主体的地位丧失,最终“垄断型技术”反客为主,替代了人的意识与独立的思考能力,而且使社会各领域烙上“技术垄断”的印迹。这显然将会进一步增加使人陷入“技术垄断附庸”的几率。

  当然,厘清机器算法背后的价值误区,超越技术执念,认清各类新媒体技术在融合传播的局限性,警惕媒体融合中的“黑匣子谬误”,这并非是有意轻视技术的功能与价值。相反,正是因为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与极端重要性,我们更要回归技术的本质,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树立正确且合宜的“技术观”,以免在日新月异且也繁乱的新技术汪洋中,失去该有的清晰判断。(王小杨: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参考文献

  1.亨利·詹金斯著,杜永明译:《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2.《Google A MP项目助力“移动 优先 ”策 略,成 为 规 模 化 内 容 传 播 的 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