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后,福建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统揽福建网信事业发展,加快推进数字福建建设。今年4月,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成功举办,极大鼓舞和激发福建各界建设数字福建、打造数字中国样板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功举办为契机,福建紧紧围绕建设网络强省目标,把数字经济作为头号工程,加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新时代数字福建发展战略。

  一是把数字经济作为头号工程。福建大力引进和支持龙头企业重大技术项目落地,依托福州、厦门软件园等载体,加快发展信息处理、传感、新型存储等关键芯片,形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体系。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和各类公共平台,着力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精心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加快孵化一批感知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的优势企业。组织开展两化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制造企业“双创”平台以及新型工业互联网企业。以县(市、区)“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试点为依托,加快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继续抓好长乐、晋江、平和、永安、秀屿、古田、建瓯、上杭等16个试点县的“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试点建设,同时,将进一步支持“数字鼓楼”、“数字宁化”等县域信息化产业建设,鼓励和引导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发展各具特色的数字经济。2017年福建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000亿元,农村电商、境外电商交易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二是加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在技术方面,依托福建重点网信企业、科研院校、民间智库,力争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封闭等有基础有优势的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工业云制造”“机器人基础部件与系统集成产业”“数字化装备与柔性制造”“物联网智能感知应用产业”“智能化无线通信制造业”等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福建现有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15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1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47家、智能制造样板工厂14家,泉州市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中德福州产业园获批2017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福州正加快推进海丝卫星应用培训与交流中心、北斗导航终端质量检测东南区域中心、卫星通导遥应用研发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引进落地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福建分中心、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等项目;拟选址建设航天科普体验馆、测控研发楼、北斗导航终端质量检测分中心等。在产业方面,组建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联盟,推动企业强强联合、协同攻关。依托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等重点大数据园区,以及福州软件园、厦门软件园等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大数据、区块链、AI、VR/AR、卫星应用、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在政策方面,完善各方面制度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充分发挥优势。推广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打造新型制造体系。福建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新一轮促进工业和信息化龙头企业改造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支持龙头企业实施“机器换工”、数控技术、智能装备应用、智能服务等智能化改造项目,省级财政对智能制造样板工厂最高补助1000万元。福州市相继出台了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十条专项政策,从引进“大院大所大实验室”、培育产业龙头、推动数据开发应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园区用地用电优惠、财政税收返还奖励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企业享受各项优惠政策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兑现。为做好优惠政策落地、兑现等工作,建立专人专项对接服务机制,专门成立了优惠政策落地、兑现小组,及时收集、反馈企业在优惠政策兑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帮助园区落地企业做好政策兑现。截至目前,政策兑现到位资金合计5125.7万元,有力增强了产业园的政策吸引力。

  三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福建全面落实国务院“互联网+政务服务”部署,实现从单一系统建设向大数据建设转变,逐步形成以大数据驱动政务创新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加快建设全省大数据综合应用公共平台和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高标准打造“数字政府”。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加快智慧社会建设,推进智慧养老,发展智慧交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近期,将重点推进省直事业单位的数据中心整合和各设区市的政务数据中心整合,重点建设“马上就办”移动便民服务平台,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加快各自领域的整合和系统建设工作。围绕释放数据红利,加快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