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互联网监管、互联网隐私与数据安全、短视频发展三个视角对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情况进行梳理。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党的十九大的开局之年。2018年上半年党和国家多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凝聚高质量发展动力,获得舆论广泛期待。在互联网治理领域,各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指示精神和十九大重要部署,相关举措收效显著,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本文从互联网监管、互联网隐私与数据安全、短视频发展三个视角对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情况进行梳理。

  互联网监管力度加大,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广电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中央军委等多家部、委、办、局及其下属单位共计展开的互联网信息重要监管举措和政策发布行动超过40次,对违规视听内容和产品、违法违规网络主播、丑化恶搞英雄先烈行为、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恶意炒作、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虚假有害网络信息等重拳出击,监管治理力度空前,推动各互联网平台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规范内容管理。

  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治理在治理对象和内容、监管思路与方式、监管趋势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平台、内容全覆盖,互联网监管纵深加大。2018年上半年的互联网治理行动,涉及今日头条及其旗下多款产品、新浪微博、支付宝等知名互联网产品,涵盖了网络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网络问答社区等8大类互联网信息平台和部分实体行业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涉及网络资讯、网络直播、网络答题等8类产品形态。系列监管行动在传统的涉政有害信息、网络谣言、暴力色情等内容基础上,向低俗媚俗炒作追星、恶搞英烈、有违公序良俗信息等行为亮剑,从平台到内容深度触达当前互联网新媒体的“神经末梢”,“既要求守住底线,又要弘扬正能量”的监管思路更加清晰,监管导向更加明确,监管纵深扩大。

  多部门联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2018年上半年的一系列互联网监管行动,各执行主体根据职能和业务侧重,既有联合行动,也有独立执法,监管与舆论形成合力,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落地完善。多主体协同织密监管网;配套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监管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打出“组合拳”,治理手段精细化多样化。2018年上半年,多家互联网监管主体针对不同监管平台和内容,综合运用了约谈指导、临时下架下线、关闭注销账号、永久关停、立案调查等至少10类处罚手段,对应了多样化任务需要。

  区块链延续火热态势,监管面临新课题。去年以来,区块链概念热传,并从技术圈向社会公众蔓延。在各类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持续推进的同时,作为区块链应用之一的各类“虚拟货币”持续涌现,出现许多乱象。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禁止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之后,多家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被屏蔽。今年以来,区块链、 “虚假货币”火热延续,被屏蔽的几大交易网站在迁移出海后,从境外继续争取国内用户,舆论对于借区块链概念制造泡沫、非法集资、诈骗、传销及影响隐私安全等的担忧不断增加, “韭菜”成为网络热词。近期,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针对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和首次代币发行融资(ICO)活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清理取缔措施,防范化解可能形成的金融风险与道德风险,包括组织屏蔽“出海”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从未来发展看,此类新技术的发展变化仍有很大未知空间,给监管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或是长期的。

  热点事件带动筑起隐私和数据安全红线

  2018年上半年,隐私与数据安全保护成为全球互联网企业和社会舆论共同关心的话题,多起热点舆情前后发酵,从不同层面将相关讨论引向深入。年初,铁路12306被曝卖票还要看相册、文件存储等个人信息, “过度获取用户隐私权限”引发媒体网民集体吐槽。支付宝推出的年度账单在社交媒体刷屏,但因涉嫌在用户数据授权上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受到舆论质疑。3月中旬,Facebook被曝超5000万用户信息被滥用,涉嫌影响美国总统大选,事件在全球引发关注。

  这一阶段,热点事件和舆论关注焦点集中在用户隐私权层面。各方就隐私保护与便捷应用的边界深入讨论。一个月后的滴滴顺风车空姐遇害案,将这一讨论的天平彻底压向隐私保护。

  2018年上半年以来,受前述诸多事件影响,国内外舆论对侵犯隐私和泄露用户数据的行为敏感度进一步上升,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各大互联网应用面临更大压力。5月,欧洲新数据法(GDPR)生效,舆论广泛关注。分析认为,对中国乃至在全球范围内,GDPR不仅在数据保护立法方面提供了经验与教训,也将对互联网企业与行业治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战略与国际合作实践等造成长期影响。

  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成文化与舆论新平台

  短视频虽短 监管绝不能“短” 。供图/CFP

  根据《网络视听蓝皮书: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17)》披露,我国手机视频用户规模超过5.25亿,占比93%,其中近半是短视频用户。2018年上半年,短视频平台进一步快速生长,从西瓜视频“百万英雄”疯狂“撒币”,到抖音在春节期间依靠社交和资本投入扩大用户,再到各大主流互联网平台纷纷下血本加入短视频争夺战,短视频行业风起云涌。短视频产品和用户体量爆发式增长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网络文化生态、舆论场结构、社会心理等各个层面。

  在网络文化生态上,短视频成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促进了网络文化形态的繁荣。短视频平台已经汇聚庞大用户,还有为数众多的政府机构和媒体入驻,通过塑造“网红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宣传新路径,海外市场拓展也有望起到文化出海的效果。另一方面,短视频也因大量低俗擦边球信息、对严肃议题的过度娱乐化解读、非主流文化大量传播,对内容生态造成一定冲击。视频流的丰富信息承载、大众化通俗审美和算法推荐,将网络文化的复杂性与多元性更精准高效并更不可控地向短视频投射,推高了网络文化结构失衡的风险。

  在舆论场结构上,短视频平台的火爆意味着年轻群体的表达方式从公共议事的微博、强社交连接的微信向生活化场景自我塑造转变。强刺激、短反射、浅阅读、重分享的视频、社交、算法一体的传播机制,让网络舆情的发酵源头更加隐蔽,发酵过程更加不可预测,舆情发酵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目前平台上已涌现不少千万粉丝的“网红”,随着平台扶持和生长型意见领袖群体趋于稳定,内容社交关系扩展,产品社区属性不断增强,短视频平台不断强化的社交场景正在为短视频的舆论影响力赋能。长期来看,遭遇突发公共舆情事件时,海量流量之下的现场情况传播、观点和行为失控,是短视频平台最主要的舆论风险,更加精准前置的平台内容管理和用户行为管理,将是短视频平台监管的重要趋势。

    在社会心理上,短视频通过迎合、引导和影响年轻群体,对社会舆论心理形成潜移默化影响。公开数据显示,短视频迅速崛起成为中国13-18岁青少年上网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20%的青少年表示“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目前各平台上已涌现不少千万级粉丝的“大V”。模仿成为短视频传递影响力的重要形式,但一些短视频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网民认为不良短视频内容给青少年造成“读书无用”“当网红暴富”等负面心理暗示。在“媒介化生存”时代,媒介本身承载的生活状态而非信息成为我们使用互联网的第一需求。决定短视频“红与黑”的,既有技术和产品的公共价值取向,也有主动的内容监管与价值引领。积极正面的价值引领,关怀现实的精品内容,专业精细的监督监管,能够支撑短视频在百花齐放的互联网空间持续健康发展。(荀正瑜:腾讯公司政务舆情部高级舆情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