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治理视野下探讨“一次性舆论”传播的发展逻辑和成因与公共问题化解的对策。

  5月13日,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通信管理局举行“2018年打击整治通信网络违法犯罪暨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宣传周”启动仪式。供图/CFP

  网络舆论的传播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但有些公共事件的传播却呈现出别样的特性,即“一次性舆论”,这种“有去无回”的舆论传播往往与“移情”和“同情”有关。进而,对某些公共事件来说,“一次性舆论”的传播呈现出跌宕起伏的特性,其又与三个因素有必然关系:网络舆论的自身特性、被引导性、具体内容。但是,网络舆论自身所包含的一个最大的困境,即社会问题的化解。

  网络舆论对某个公共事件的关注,往往是“冲浪式”的。某个问题迅速引爆舆论以后,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到每一个“端口”,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原先的问题无人问津,而紧接着是下一个问题的集体讨论。这种“公共事件的烂尾化”结局,我们将其称为“一次性舆论”,其与“冲浪式”的舆论有所不同的是,它不再“冲回来”或“荡回来”,而是有去无回,这样的舆论发展特点在如今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中非常常见。本文在社会治理视野下探讨“一次性舆论”传播的发展逻辑和成因与公共问题化解的对策。

    网络舆论成因:移情与同情

  有学者认为,“网络公共事件是指由特定突发事件引发,以互联网为主要活动平台,众多网民共同参与,围绕特定目标展开,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并对事件当事人或相关责任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公共事件的起因,有移情,也有其他原因。但就目前来说,刺激网友神经最紧张的那个部分,且能够引起网络集体性口诛笔伐的主要是移情的作用。也就是说,网友会认为:“我”可能也会在今后遭受同样的待遇,所以我参与并抗议,以试图去改善问题存在的现状。这是最能够解释为何在某个网络公共事件中有诸多网友一起参与讨论的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为移情,所以揪心的负面事件从一开始就迅速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之后,网友在网络中开始热议,随后媒体迅速跟进,再反过来作用于网民舆论,从而导致全国性的对负面事件的讨论。

  “网络公共事件是一个活动过程,具有动态性和周期性,可分为四个阶段:潜在-萌芽阶段、发生-蔓延阶段、深入-变化阶段和消退-终结阶段。”比如涉及儿童的网络负面事件,有的网友在看到负面消息以后,迅速地询问自己的小孩是否有同样的遭遇。这种高度警惕的心理机制,反映出的恰好是民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且基于同情心,人们会对此类网络负面事件鞭挞和痛斥,以此希望能引起社会的注意,对整体性的幼儿园教育和学习环境有所改观。

  正是因为人们内心有天然的同情心,所以才有社会秩序的形成。这种基于“同情的理解”和“移情的愤怒”,导致网友对此类负面公众事件进行了“痛斥性地围观”,如过街老鼠,几乎达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要知道,这种隔空性的语言模式恰好是网络舆论的特征之一,也是对公共事件中网友集体性参与的一个诠释,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出网友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照和同情,更是对自我利益的保护。当然,对网友的这种自利性的反馈性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正常的。

  网络公共事件的危机性恰好就在于它能在瞬间对某个社会负面事件进行集体性评议,但这并不利于社会的治理。而现在这种情况,依然不时在网络上发生,根本原因还在于线下的社会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设性的管理。

  “一次性舆论”形成机理分析

  引爆网络舆论的关键点是我们不能去触碰网友最关心的那些事情,否则就会导致舆论的突然性爆发,而后深入发展,甚至刷屏。此刻,再想去遏制舆论的势头就迟了。

  但奇怪的是,隔一段时间以后,舆论的风波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退,甚至在微博上很少重提。我们把这种缺乏后续跟进的舆论发展模式称为“一次性舆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播趋势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网络舆论的本身特性。舆论的传播会导致前一个舆论浪潮被后面的一个舆论浪潮所掩盖,且有一种固定的传播周期。加上网络特有的“选择性忘却”,所以舆论会成为一次性的。

  二是网络舆论被引导。其实,网络舆论的发展,的确是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性,例如“病毒式的裂变”,舆情一旦在网络上传播起来,其一个个微小的点快速聚集,连续不间断传播,短时间内形成信息链、时间链和发展链,与事件本身发展几乎同步。而网络舆论对某个公共事件关注过度以后可能还会有其他新闻来影响网友的舆论关注。

  三是公共事件的内容。“关注什么”是网友的一种集体性的心态和心理,而怎么关注,并非是网友单方面能决定的。

  以上三个方面原因导致了“一次性舆论”的出现,社会治理视野下“一次性舆论”因为这些原因而呈现出“起伏-回落”的传播态势。尤其是一些公共事件,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就是“一次性舆论”所面临的一个困境,它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将问题解决。

    解决“一次性舆论”困局

  “一次性舆论”的传播方式存在的最大困境不是舆论本身,而是舆论所关注的问题是否得以解决。如果问题得到了化解,那么至少可以把“一次性舆论”的意义体现出来。

  事实上,“一次性舆论”所围观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还在继续发生。“一次性舆论”的特点又产生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注力度减弱,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一次性舆论”的引起并非那么容易,这就加重了问题被解决的概率变小,社会问题依然存在。

  要想扭转这样的困境,关键不在于如何去治理“一次性舆论”,毕竟网络的特性和网民的心理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对社会问题的化解,我们是可以把握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此,我们要在社会治理的视野下,做到以下四个方面来根本性地解决“一次性舆论”的困局。

  首先,要把民生、民利放在首位,不能做对不起人民、伤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尤其是公共问题和公共安全要用制度去保障。否则就会引发集体性的舆论,本质上是引起了公众的集体焦虑。

  其次,要循序渐进地去做好每一件关切老百姓利益的事情,不能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做,“懒政也是一种腐败”。

  再次,要尽力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依然关系到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如果网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公平感和安全感得不到保障,他们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如果此时一个负面事件爆发,就将更容易触发人们的集体讨论。

  “一次性舆论”的大面积爆发,甚至还会有一些非理性的声音,混淆视听,不利于社会治理。

  第四,要用治理的思维去化解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尤其是要把“网民的舆论监督”当成“多元主体”之一,而不是采取打击或者用其他的方式“堵”,采取“引”和“疏”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样才能利于社会问题的化解,这才是制度真正需要做的,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制度对社会的重要性。

  制度和思维上的转变才能让“一次性舆论”的困境得到扭转,社会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化解。如今,网民最关心的就是一些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要解决“一次性舆论”所面临的困境,就不得不和“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刘成晨: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讲师。本文系陕西省社科界2017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版。

  2.刘晨:《网络政治参与的娱乐化现象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第46页。

  3.谭九生:《网络公共事件的演化机理及社会协同治理》,《中国改革论坛》,2015年第4版,第22页。

  4.孔婧:《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评论分析与阐述》,《今传媒》,2017年第6期,第18页。

  5.洛克:《政府论》,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6.文国琴:《微信舆情的传播特点和潜在风险》,《青年记者》, 2017年第3期,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