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建功新时代

——中青在线精心策划共青团十八大报道

  面向共青团十八大这场青春盛会,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整装出击,精心策划,在圆满完成传统报纸端报道的同时,牢牢抓住移动端,通过视频、H5、VR、AR、直播等多种媒介技术手段,展现出共青团蓬勃朝气的改革风貌,发出奋发强国的青年声音,让全国广大团员看到、听到、参与到共青团十八大中来,坚定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的誓言。

  参加共青团十八大报道的中青在线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前合影。供图/ 中青在线

  创新为翼 以小搏大

  住窑洞、睡土炕,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1969年,青年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开始了艰难却受益终身的插队生活。在这里,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留下七载峥嵘。

  6月15日,一款以总书记知青岁月为内容的VR产品——《梁家河全景带你走近青年习近平》上线,拉开了共青团十八大全媒体报道的序幕。这个作品由中青在线与团中央宣传部联合策划,利用全景VR互动技术,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的工作与生活,让人身临其境地学习感悟总书记的奋斗青春,并迅速在朋友圈中刷屏,短短两天点击量达600万。

  制作团队并不满足于生产一个供“线上旅游”之用的全景产品,而是要将总书记的经历和信念融入其中。团队追本溯源,深入梁家河的田间地头、知青窑洞,反复精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资料,拟穿越时空,拉近广大青年与奋斗青年习近平的距离。

  党的十九大以来,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部署全团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业务,通过构建“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的学习体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中入耳入心,引导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以梁家河VR产品为起点,共青团十八大期间融媒精品层出不穷,中青在线与团中央宣传部推出《跟着团兔一起来看团的十八大》产品,作品链接各路佳作,集AR、VR技术于一身,俨然一部“轻量版”移动端专题,便于团员青年了解本届团代会,了解共青团发展初心和改革历程。截至目前,作品点击量近450万。

  尤为具有突破意义的是,该作品不仅可点击链接进入,亦可从手机QQ客户端扫描团徽或点赞手势进入。扫描成功后,一个可爱的团兔形象跃然屏上,引领用户关注团十八大,这一体验极佳的动画展示正是由AR技术实现的。

  在主体展示部分,作品采用手绘全景VR模式,模拟展览馆,集中承载团代会相关内容——既包括总书记关心关怀青年和青年工作纪实、大会开幕等重量级报道,也囊括短视频“团兔读报告”、直播“团代会时刻”、视频“向团十八大报到”、标准版团歌、梁家河全景VR、《一图读懂团代会历史》等多款融媒体产品。

  融合为体 打磨精品

  这次大会,一档视频节目贯穿始终,成为共青团十八大消息的重要发布平台之一。作为共青团系统的权威视频节目,《共青团新闻联播》在会议期间由周播改为日播,及时、全面、深入报道大会。五期团十八大特别节目在中国青年报两微一端及团中央移动端进行播出,最高单期播放量达到30万次。

  能够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得益于中青在线坚持了四年多的全媒体融合理念,得益于逐步沉淀成熟的“融媒小厨”机制。自去年两会前夕成立后,“融媒小厨”采用“部门主导,三端融合”的内容生产制作模式,每个专业部门都生产全媒体内容和负责各平台专业频道内容的编辑发布,各专业报道部门通过全媒体协调机制形成一个全媒体报道的有机整体。

  中青在线视频团队与本报专业部门—— 共青团新闻中心打破部门界限,通力协作。在前期策划时,共青团新闻中心团队即深度参与,不仅贡献出专业意见,亦承担起节目总撰稿的重任,保证节目的专业品质。

  节目的受众在哪里?当然不仅仅是坐在大会堂中的团代会代表,还应包括未能参会的广大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在多次碰头会后,团队达成共识——不能简单地进行信息传递,需要结合共青团工作和青年特色,现场纪实、深度报道并重,关键要能够获取各行各业青年的声音,请基层团代表分享共青团改革成效,谈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既要让大家看到近年来的工作成绩,又要让大家能够有一个平台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节目中钓“活鱼”,捞“干货”。

  在参考央视对重大会议的报道模式后,团队将栏目确定为团代会纪实、团代表面对面和团代会新视角,分别从新闻资讯、人物采访、文化产品等版块来呈现。

  “团代表面对面”是节目的重点环节,团队逐一查阅团中央推荐的300人重点报道名单,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代表的群体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从中筛选出采访对象。在大会期间的“共青团新闻联播”中,每天都有超过5名嘉宾走进“团代表面对面”,或畅谈心声,或交流工作,或传递青年声音。

  哪些会议场景可以出同期声,哪些能配画面,哪些只能主持人口播,谁拍摄,谁采访,谁主笔?每天下午5点完成脚本的撰写,6点45分现场召开选题策划会,对第二天的内容细化梳理……系统化安排,落实到人,工作开展有条不紊。

  尽管人手紧张,整个团队积极应战,每个人都身兼数职,白天联系、采访、拍摄,通宵进行演播室录制和后期制作,在有限的时间中,拍摄并处理大量素材,确保节目的高完成度。最终,39个代表团、80多个代表的采访,开幕会、闭幕会,所有会议流程均出现在《共青团新闻联播》之中。

  “转化”精品 延续精彩

  就移动端而言,大多数时候,一个产品的诞生就意味着结束,但精品值得拥有更长的生命。因此,中青在线不满足于打造精品,更积极探索“转化”精品。在这次团代会上,中青在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共青团新闻联播》片长30分钟左右,在电脑端或电视端,这样的时长很常见,但在部分移动端上则显得冗长。为了更好地在微博等平台上传播,中青在线组织专人对《共青团新闻联播》进行碎片化传播,打造其延伸短视频产品。

  中青在线挖掘节目中的重点、亮点和萌点,配以活泼接地气的文案,及时在“中国青年报”“共青团中央”等微博账号和其他新媒体平台上投放,用户接收到的信息更加垂直明晰。据统计,碎片化视频的微博,单条平均阅读量达到10万。

  团代会报道不仅在会中,亦在会后。团十八大结束后,微信公号“共青团新闻联播”运营团队马不停蹄,将报纸端的团十八大专刊报道逐篇转化为适合微信端传播的文章,赋予报道新的生命周期。

  什么样的稿件值得“再加工”“深加工”?团队有着明确的选材角度——先进工作经验报道、前沿观点、基层一线鲜活的工作故事。具有扎实报道功底的内容生产团队,不光将报纸上的人物故事或工作经验梳理拆分,以鲜明活泼的形式呈现出来,还会根据经验将以往的相关报道资料补充进来,让文章更加丰满。

  报纸端向移动端转化,移动端也可经由报纸端沉淀,形成二次传播,甚至再经由移动端发光发热。在《梁家河全景带你走近青年习近平》VR产品赢得赞誉后,中青在线趁热打铁,开辟报纸专版,讲述背后的创作故事,并向各合作平台推荐。(闵捷:中青在线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