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新媒体时代,要以青年的网络行为特征为切入点,从时机、形式、内容三方面精准投放信息,有效开展价值疏导和价值引领。

  5月29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试点各中小学校增设法治体验室,开设孝廉法纪“微课堂”,通过图文、漫画、游戏的形式将孝廉、消防、交通、法检等内容修改成学生易学易懂的“微课堂”教材。供图/CFP

  新媒体时代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活,给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变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青年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庞大受众群体,同时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争夺对象,谁抓住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导权。基于此,在新媒体时代,要以青年的网络行为特征为切入点,从时机、形式、内容三方面精准投放信息,有效开展价值疏导和价值引领。

  时机精准:从被动传播到主动占领

  调查显示,网络化生活是当代青年的常态,手机已成为青年最主要的上网载体,微信、微博、微支付是被使用最频繁的新媒体,90%以上的青年通过微信、微博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热点,可以说,青年获取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等方面的资讯多通过新媒体实现。新媒体改变了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对其思想与行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类社会思潮,这些思潮通过新媒体被广泛传播,时刻冲击着青年的思想与行为。从思政领域的宏观建设到育人工作的微观环境,都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与青年面对多元价值观冲击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青年眼界、胸怀、视野亟需拓展提升与知而不行、行为消极之间的矛盾,在纷杂的思想交锋中引导青年抵制诱惑,不忘初心,应对来自网络世界的挑战。

  有61.3%的被访者表示,通过新媒体可以增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可见,利用新媒体宣传和培育主流意识形态的时机已经成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抓准时机,充分利用新媒体,把握思想引领先机,占领住、占领好青年的认知领域,利用新媒体从“被动传播”向“主动占领”转变,使主流意识形态的种子在青年心中落地生根,更好地促进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价值观渗透。

  同时,根据调查结果,青年每天上网时段主要集中在12-14时和21-24时,也就是说,青年网络空间的活动与日常作息时间相吻合,网络行为呈现出与日常生活作息同步的特点。据此,在新媒体时代,要遵循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特性,摸清成长规律和行为规律,紧密结合青年的上网高峰时段,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适时地推送主流意识形态相关内容,使得引导和教育的受众面最大化。

  形式精准:从站出来引领到沉下去推动

  调查发现,仅有18.2%的被访者表示曾利用新媒体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相关信息。可见,当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多集中在传统思政领域,而新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尚显不足。

  有教育工作者引用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提出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就是要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从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转变,从思想灌输向价值引领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成长转变,从单一方法向多元形式转变,从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转变,从宏大叙事向精准投放转变,从二维文字向三维空间转变,真正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与优势,使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新媒体入脑入心。

  这就要求,要以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为切入点,精准投放信息,扩大信息的传播半径和影响力。教育工作者要不断适应社会进一步发展对思政工作的新要求,不断适应新媒体背景下教育对象价值观多元化对思政工作的新要求,根据当代青年群体的新变化和新需求,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既能站出来引领,做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大V”,也能沉下去推动,做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主播”,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

  此外,要进一步拓展以官方微信为核心的多样化媒介推送途径,扩大信息的传播半径。教育工作者要研究什么类型的信息适合用微信推送,什么类型的信息适合用微博发布,什么类型的信息适合用微电影的媒介展示等等。主流意识形态培育要紧跟网络时代潮流,正确把握网络交流平台、自媒体发展时代脉络,立足传统媒介的同时,主动抢占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型媒介制高点,运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把握思想引导先机,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和引领阵地,使得内容推送效果最大化。

  内容精准:从有意义到有意思

  根据调研结果,63.8%的被访者表示新媒体中关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无趣,30.2%的人表示原创内容少,且由于相关信息缺乏吸引力,直接导致了持续偏低的转发率。调查中,35.6%的人表示会根据内容是否吸引人来决定是否转发,57.6%的人表示很少或从不转发主流意识形态相关信息。同时,对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呈现方式,青年最喜欢的方式分别为以图片或漫画为主、以视频或音乐为主;认为新媒体最吸引人的特性是轻松幽默、内容丰富、能够自主表达情感、内容简洁、快速便捷、掌握社会热点等。这说明青年对于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传播的图画或视频更为喜爱。

  鉴于此,需要实现内容精准,从“有意义”向“有意思”转变。要提高新媒体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吸引力,创新话语体系,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的办法,真正发挥新媒体及时性、互动性、大众化的特点,满足青年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让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从有意义到有意思,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青年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理论,使思想引领水到渠成。

  教育者要以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特点为基础,立足思想引领,遵循“内容为王”的建设规律吸引青年。例如,可以把学习的需求在第一时间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资源,将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事件进行网络化改造,成为网络平台上的学习素材,如“时事热点微讨论”“八分钟主讲团”“一分钟能量圈”;还可以把学生身边的人气老师转化成网络上可亲可近的学长学姐,以专栏、五分钟微课堂等形式,从青年关心的问题切入,使其存在的矛盾和疑惑在新媒体环境下得以化解,进一步提升新媒体育人的亲和力。 (尚爻: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