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技术发展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的“新”时代。新经济需要在宏观层面营造有利于其发展的制度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容错机制,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合时间,构建有利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为新经济开辟政策保障通道,强化“放水养鱼”意识,营造了欣欣向荣的中国经济新生态。

    “放管服”改革增强企业获得感

  近年来,我国政府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不断加大力度,持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内生动力、释放了内需潜力,为人民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了便利,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并明确提出要确保将“多证合一”改革落到实处。各地结合实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证照分离”“不见面审批”“一枚公章管审批”“最多跑一次”“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等创新层出不穷,探索出了许多独具特色、深受企业和群众欢迎的好经验好做法。一些中西部省份主动对标沿海发达地区营商环境,通过为企业提供更优服务、帮助降低成本来吸引投资。发达地区也在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实践证明,哪里的“放管服”改革搞得好、哪里的营商环境改善得快,哪里的市场活力就强、发展势头就好。很多部门也主动作为,在便民利企方面推出了不少群众受益、社会认可的举措。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内传统动能减弱和“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革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推动双创深入开展,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充分迸发。5年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压减74%,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大幅减少……“放管服”改革逐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改革红利得到持续释放。随着“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政府管理正在进入放得更开、减得更多、管得更好的良性循环。

    “双创”成为经济转型新动能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蔚然成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创业创新工作。近年来,国家及各部门各地方出台了上千份“双创”促进政策,九成以上政策获得网民高度认可。

  自“双创”战略实施以来,创业准入环境宽松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深入推广,一批制约经济发展、束缚企业活力等含金量高的行政许可事项取消了;创业投融资的渠道不断拓宽;企业减税降费的力度加大了。创客、创业园等各种形式的创业平台,正在丰富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这些措施不仅营造出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也改善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氛围。未来,为了更好地发挥双创作为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作用,政府还会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让初创企业不仅要“生得快”,更要“活得好”,“活得长”。

    “减税降费”让企业轻装上阵

  企业发展起来了,就业就有保障,人民群众就能富裕。通过减税降费让企业轻装上阵,也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幅减税降费,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后劲。分步骤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和企业提质增效。

  减税降费接连发力,政策密集出台。光2018年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减轻企业创新税收负担;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降低政策门槛,取消小微企业不能同时享受担保和贴息的限制,将对小微企业新招用员工比例的要求由30%降为25%……这些政策对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企业负担,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育新动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政策保障上,永远都有新问题新挑战,相信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积极的配套政策一定会越来越完善。(李雪芹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