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23日,在新型智慧城市分论坛、智慧社会分论坛和物联网分论坛上,与会专家们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中国智慧社会发展与展望”“物联无限、数建未来”等议题建言献策,深入探讨。

  4月23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型智慧城市分论坛举行,主题为“新型智慧城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图/本刊记者 刘沁娟摄

  智慧,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的一种高级综合能力,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智慧本是形容智者足够聪明,能作出正确决策。但如今,智慧一词被越来越多地形容一个社会,一座城市,甚至整个地球。智慧究竟如何与这些名词产生关联?未来社会真的可以担当“智慧”二字吗?4月22日至23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的智慧社会分论坛、智慧城市分论坛以及物联网分论坛对此进行了充分讨论。

  智慧城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在过去这些年里,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智慧”二字与城市的结合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和许多理论上的思考、总结与创造。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 应用,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数字 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智慧城市怎么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如何?还有哪些短板和不足?新型智慧城市分论坛的参会嘉宾给出了一些参考答案。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巡视员伍浩在论坛上公布了2017年部际协调工作组推出的针对220多个地级市参与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结果。结果显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机制作用明显,便捷化公共服务和智能化基础设施等领域探索创新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短板,突出表现在: 不同领域和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信息资源基础保障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智慧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融合还有待加强加深和拓展,市民获得感仍需进一步提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张望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要注重整合共享;四是要分级分类推进;五是要持续优化升级;六是要强化网络安全保障。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彭翼捷认为,构建一个智慧城市的出发点一定是让老百姓更幸福、更有获得感,因为这是参加数字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心和落脚点。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既需要“踩油门”,更需要“带刹车”。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何朝曦表达了作为一家安全公司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担忧和建议,一定要用风险来驱动智慧城市的安全建设,要建设整个安全的可视化的平台,只有看得见风险在哪里, 才可以加强防范。

  智慧社会:人类社会的高级社会形态

  何为智慧社会?中国智慧社会发展与展望论坛对此明确定义:智慧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蓬勃兴起是推动智慧社会产生的根本动力;智能成为企业、行业、地区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是智慧社会到来的重要特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智慧社会”被明确提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在讲话中指出,建设智慧社会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要把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作为智慧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智慧社会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要先行。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指出,要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为智慧社会建设打好坚实基础。要大力繁荣数字经济,夯实数字化基础,提升数字化水平,加强数字化治理,打造智慧社会发展动力。

  北京大学教授、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认为,智慧社会是工业文明之上的新形态,需要整体战略和规划,但就像工业社会一样,智慧社会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部件构建起来的。他建议,我们要培育数字工匠,由数字工匠来精细铸造各类数字部件,来精心构建融合了工业社会所形成的所有成果的、更高的人类新文明。

  同时,智慧社会建设更需要智慧政府大力牵头。对此,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智慧政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要体现人的五种感受,即便捷感、安全感、获得感、公正感、幸福感。同时,随着智慧社会的到来,传统的政府治理结构和模式将被重塑,智能化治理、智慧化服务是未来构建智慧政府的基本特征。

  物联网:物联无限 数建未来

  无论是智慧社会还是智慧城市,都离不开物联网的技术支撑。当前,一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 更好地造福着人类。以物联网的新生,助推数字中国的腾飞。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王宁表示,要努力把物联网打造成为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驱动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生态系统,营造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优质环境。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介绍,物联网

  时代必须建立起很好的生态系统,致力于先进传感器和物联网的芯片研发工作, 由此建造一个万物互联的智慧社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委会主任委员尹浩对物联网的未来发展挑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是业界面临的下一个挑战,要构建三大职能体系才能让物联网健康的发展。第一是标准的规范体系,第二是安全的保障体系,第三是物联网的运维保障体系。“这三大支撑体系一定要高度重视。”尹浩说。

    构建万物智联的数字世界愿景是非常美好的,但是任重道远。物联网正在推动数字中国加速发展,其自身发展也正大步向前迈进。(文/ 本刊记者 潘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