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涉及国计民生、意义重大的全国两会属于先天性的好故事,要把好故事以新媒体叙事的方式讲好。

  2018年3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办第五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供图/CFP

  作为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除了规划一年工作,还要完成换届、修宪、推进机构改革等重要议程,所以,涉及国计民生、意义重大的全国两会自然就属于先天性的好故事。2018年全国两会同样是媒体传播的盛事,各媒体纷纷发挥自己的整体智慧,立足新媒体进行内容创新,在当下的数字环境里不仅让严肃的时政内容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被接受、理解,“入脑入心”,而且充分展示了自身的传播特色和传播实力,显示出媒体的内容创新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

  细分人群进行精准传播

  根据最新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中国已率先进入移动传播时代。各网络媒体以“移动传播”为优先战略,细分人群进行精准传播。

  而这正是考虑到媒体传播用户的结构性特征,适应了媒体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比如,中国军网针对性地推出“掌上两会”;东方网移动端推出融媒体大型专题“领航”,悬浮的导航条更贴近网友使用App的操作习惯;多彩贵州网采用日历式呈现,头部Banner中的3D立体感建筑简单线条勾勒,让用户画面感阅读、大小屏跨屏式体验得到了提升。

  细分人群进行精准传播的另一面还表现在:为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与国家的不同语言习惯,人民网推出5个少数民族文和9个外文版本;以对外传播为主的中国日报网站则利用中文、英文、双语三个平台打造了品牌特色栏目“学习时代”(Xi’s moments);国际在线更是利用对象国母语传播优势,通过英、日、德、法、意大利文等43个语种网站推出了两会专题。应该说,区分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差异化传播是媒体达到精准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创新内容打造互动体验

  全国两会报道,最重要的是要把好故事以新媒体叙事的方式讲好。所谓“新媒体叙事”是指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以符合新媒体传播形态、满足新媒体受众心理的方式“讲故事”,它注重平等的互动交流、注重更具感染力的叙事能力,因为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即在于用户的深度体验和互动参与。

  新媒体叙事的互动参与意味着主流媒体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平台优势,打造不一样的内容产品。比如,新华网采用3D立体画和折纸动画相结合的动态视频“跃然纸上看报告”,中国日报网打造图  文音视频、动态交互形式的全媒体产品“习近平的两会日历”,中新网利用动画和视频特效等手段推出“小新看两会”,光明网推出“光小明的两会文化茶座”

  音频电台专栏,长城网开设视频及图文形式不间断滚动直播平台“网友问两会,长城全直播”等,这些内容产品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多样,自然受到用户欢迎和好评。另外,中国台湾网的“台籍代表委员系列短视频”和中国西藏网的“扎西一家的‘两会’时间”也以形象化和个性化而独具特色,深受年轻人喜欢。

  仅就新闻互动产品H5来看,中青在线打造的“这可能是今年两会最具挑战的游戏”以3D动画展示国家这五年成就,精准把握年轻人兴趣点,知识性、游戏性和竞争性兼具;中国网推出的“刷脸看词”运用当下流行的AI人脸识别技术,从网友“刷脸测颜值”的兴趣点出发,用户上传照片就可实时呈现《政府工作报告》中与之息息相关的十大关键词,提升了用户主动分享的积极性,也吸引了美国、韩国、新加坡等用户的参与和转发;海外网的“我来北京看两会”独辟蹊径,送用户一张开往两会的车票,用户可选择从自己的家乡出发到达北京,自行以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两会现场为背景合影,生成自己的专属照片;大河网的“致未来的你”让用户给2035年的自己写寄语,立足当下,畅想未来,在3月4日发布后的短短4天时间内,超过20万人阅读转发;长城新媒体集团借鉴“微信跳一跳”的游戏模式,推出“幸福跳起来!过去五年,这些大事办成了!”每跳一步就展示一项成就,推出3小时即收获网友超过110万的点赞。

  可以说,多种形式、互动传播的新媒体产品大大满足了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媒介使用偏好,极大增强了产品的代入感和受众的认同感,带来了口口相传的现象级传播效果,成为打破多个传播纪录的模范样本。

  人工智能推进媒体转型

  人工智能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智能的机器延伸,从而增强人类在改造自然、治理社会各项任务中的能力和效率,在2018年全国两会媒体传播过程中人工智能崭露头角、表现惊艳。

  全国两会召开伊始,新华社“媒体大脑”—— 机器生产内容(MGC)15秒钟即生产中国新闻史上也是全球新闻史上第一条视频新闻;同样由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增强现实”报道“AR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福利”也是国内首次采用端内原生“增强现实”技术报道两会,用户只要点击客户端首页下方的“小新机器人”,使用AR功能扫描二代身份证带有国徽和长城图案的一面,便可浏览《政府工作报告》,点击还可获取“隐藏”在实物背后的新闻彩蛋;新华网一款名为“Star”的智能机器人,还可以用一套数据模型描绘出观众在听《政府工作报告》时的“情绪曲线”;由人民网完全自主研发“稿库传图”系统则在两会报道时正式启用,这意味着前方采访记者可以将拍摄的照片及视频文件通过Wi-Fi或4G通道即时上传到人民网图片库服务器进行永久存储,后方编辑则可在第一时间获取前方图片并对其进行浏览、下载、推荐、发布等操作,不仅保证了数据的安全,还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总之,不管是“机器生产内容”还是“智能机器人”,以机器写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都将新闻用户和传播效果纳入了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让新闻传媒行业的从业人员从某些机械、刻板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仅重塑了新闻媒体的“生产流”,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强了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不管是大数据、H5,还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都是善于运用媒体了解社情民意的手段,也是新闻媒体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的表现,更是新闻媒体从传统意义上的单向性“宣传”向以双向互动为主“传播”的深度转型。在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在时效性、丰富形式、创新内容方面,还是在新媒体产品方面,各网络媒体都在主题精准化的同时,有效实现了受众细分,圆满顺利完成了两会报道的艰巨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未来的媒体生产流程和用户新闻体验也必将面临进一步的转变。(原平方:北京城市学院公管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