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人员:车静雯、靳铃涵、邸文炯、彭扬、杨莹、赵艳艳

作品简介: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非遗保护手段,提高并引导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光明网以此为契机,在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和文化部非遗司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把握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利用内容选题、技术制作等传统优势,充分调动多年来扎根文化领域所积累的优质资源,与斗鱼网络直播平台开展50场《致•非遗 敬•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直播活动,并制作相关传播产品,累计阅读量1.27亿。

其中,木活字印刷直播采访于2017年6月22日在浙江温州瑞安东源村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进行。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承载着中国传统智慧与文化精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期,《致·非遗 敬·匠心》之木活字印刷围绕“木活字印刷”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何让古老的非遗在当代社会“活”态传承与发展,开展直播访谈及融合报纸、App、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的报道。

一、采编过程

(一)创新传播 让大众“零门槛”“无障碍”接触到非遗

非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在传统传播渠道的推广过程中不仅传播成本高、受众接受效果也并不明显。直播形式打破了传统访谈的模式化与空间局限,报道的时间、空间更加具有灵活性、贴近性。

本次直播地点也是木活字印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超辉的祖宅旧址,位于村子背靠的一座大山脚下,已有200余年历史。从瑞安市驱车一个多小时抵达东源村,与许多新农村相比,这里更加原生古朴,移动网络直播对这里而言更加是从未听闻的新事物,环境、条件与通常的直播访谈要求相差甚远,仅是手机信号都极度不稳定,但是光明网团队依然决定大胆一试,最终这场与文化名人的移动网络直播访谈在山风、山雨中如期顺利完成。

(二)约请专家第一时间发声 促进非遗传播理论建设

为了深入挖掘非遗技艺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报道组特别邀请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教授做客本期直播访谈。作为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张颐武教授的祖籍就在本次直播地浙江温州,而这也是他回到家乡第一次用移动网络直播的形式讲述家乡的文化历史,向年轻人传递非遗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访谈直播中,张颐武教授的祖籍就在本次直播地浙江温州,而这也是他回到家乡第一次用移动网络直播的形式讲述家乡的文化历史,向年轻人传递非遗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访谈直播中,张颐武教授首先肯定了移动网络直播这种形式对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助推作用,同时为网友讲述了家乡的非遗从过去到现在应用场景和人群的变化,并对非遗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见解。

(三)运用移动网络直播让年轻人了解非遗 回溯乡愁

在斗鱼平台直播过程中,本期直播的在线互动提问8万余条,这些网友绝大多数都是90后、00后,许多网友在看到直播的第一时间就发出感叹“这原来是我家乡的非遗啊。”不少网友在观看直播的同时留言说,直播这种形式能让印象中束之高阁的非遗与年轻人联系更紧密,更加通俗易懂、形式更灵活,也让年轻人对非遗由事不关己到开始关注并喜爱。

二、社会效果等情况

(一)吸引百万年轻人关注 移动网络直播为非遗“圈粉”

本次“木活字印刷”直播时长90分钟,总计在线观看量达120万人次。直播结束后,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以直播内容制作适合不同端口访谈报道内容,光明日报发表《非遗直播 “活”才会火》文章,光明网发布《活字印刷——削竹片为行 雕板木为字》专题,《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图片故事等丰富的报道内容,并分别在光明日报APP、光明网、微信、微博、直播平台同步传播,共计PV530万;发表的多篇文章,被人民网、中新网、搜狐网等多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门户网站转载。

(二)首创“非遗+移动网络直播”模式 高流量同时追求高价值

光明网在中央新闻媒体中首创“非遗+移动网络直播”的模式后,多家网络直播平台纷纷上线非遗直播。自此,掀起了一股非遗直播热潮。音频、视频、文字全方位互动的直播形式,让充满中国元素与特色的文化故事,以更加生动鲜活的形式讲述好、传播开,产生事半功倍的叠加效应。不仅让古老的文化“活”起来,还帮助一些相对小众的文化形态发现粉丝,让冷门的文化“火”起来,给非遗及非遗传承者们提供了一个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展示舞台。

(三)推动形成人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中央网信办领导在评价光明网“致非遗敬匠心”项目时认为,光明网创新运用网络直播开展非遗正能量直播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和,也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文化和旅游部领导评价光明网项目时说,非遗的教育和普及,与传承人的态度和作为密不可分,越来越多传承人参与到直播中来,对于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年的众多直播平台当中,应该说光明网直播是最成体系、最有规划、最成规模的,虽然其他很多直播平台也做了,但是光明网这一场的直播效果是最突出的。

(四)助力非遗创新传承 提振传承人文化自信

直播活动帮助非遗传承人试水和体验新兴传播方式,百万级的在 线量,面对面的交流,提振非遗传承人的自信,“临场感”的沟通与互动更易被年轻人接纳。不少手工技艺传承人在直播中就接到了许多希望拜师学艺的申请,让老一辈传承人看到了这项技艺的未来。

木活字印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超辉表示,木活字印刷的传承离不开创新,非遗的传播也需要借助光明直播这样关注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和传播,吸引年轻人关注,把传统文化失去的受众拉回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称,该项目非常具有前瞻性,用大众年轻人所喜爱的新媒体来做这样的直播,参与的人群更广、人数非常多,效率非常高,宣传力度很大。

在50场网络直播结束后光明网还对传承人进行了受访者满意度调查。根据反馈分析发现,82.86%的传承人对《致·非遗敬·匠心》系列直播表示非常满意,100%的传承人对移动直播这种新型传播形式的实时互动的体验表示非常好。100%的传承人认为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型传播渠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传播,推动传统文化的“活态”发展有帮助。

(五)“非遗+移动网络直播”引发主流媒体集中关注

多家媒体对《致•非遗敬•匠心》系列直播活动也进行了相应报道。《人民日报》10月12日05版刊文《网络直播正从“颜值”向价值转型》,其中以本次系列直播为例论述“传递文化和价值,网络直播大有可为”。《中国文化报》头版刊文《“非遗+直播”,奇妙无穷》。《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日报》等刊发了《非遗直播秀黔西南服饰文化》《非遗直播 “活”才会火》《新媒体为非遗传播赋能》《非遗+网络直播:让非遗“活”在大众身边》等重要稿件。新华网、人民网、腾讯网、搜狐网、凤凰网等对活动内容进行了相应报道。

推荐理由:《致•非遗敬•匠心》主题系列直播,与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紧密契合,符合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核心方向。在3月13日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利用好文化遗产,首先是让人民群众“无障碍”“零门槛”接触文化。光明网“非遗+移动网络直播”的创新形式,突破了地域限制,直播及时、互动精准的传播方式不仅让古老的文化“活”起来,也实现了让人民群众“无障碍”“零门槛”接触文化。同时,让活跃在网络中的年轻群体对非遗从漠不关心到关注和喜爱,让地处深山、偏远地区极少曝光的非遗传承人得到大量关注,并帮助他们寻找到了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