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湄潭当农民去!”一句朴实的湄潭口号,道出了湄潭农民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北纬27度是地球上著名的产茶带,而贵州遵义的翠芽27度景区正好位于这个纬度。景区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跨越了湄潭县的两镇三个村。

图为翠芽27度景区。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 摄

  肩挑背磨 铺出幸福路

  青山、碧水、茶园,青瓦白墙,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望去,田家沟展现的都是一幅自然和谐而又不失灵动的美丽画卷。

图为田家沟风光。中国青年网 宋继祥 摄

  田家沟村民组隶属于湄潭县城东部兴隆镇龙凤村。该村民组共45户218人,茶园面积545亩,人均茶园2.5亩,茶叶加工厂7家,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00多元,是湄潭县首批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之一。

图为湄潭县城兴隆镇龙凤村村支书伍荣明接受记者采访。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 摄

  谁也想不到,十多年前的田家沟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据龙凤村村支书伍荣明介绍,那时“水、电、路”都不通的田家沟人均收入不足300元。而到了2016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达到16504元,2017年全面脱贫。

  回顾田家沟脱贫致富的道路,村民王小红感慨万千。1998年,国家在龙凤村推行退耕还林政策时,大家决定把退下来的耕地全种茶树。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大家坚持种茶的态度始终坚决。“种茶能挣钱,也能绿化、保持水土。”王小红说,“茶园几年都不用翻土,相对种庄稼造成的水土流失要少得多。”

  到2003年时,以田家沟为中心的龙凤村,20多个村民组把适合种茶的耕地,全都种了茶。“田家沟的幸福路是通过老百姓每家每户肩挑背磨铺出来的。”作为田家沟不断发展的见证者之一,伍荣明激动地向记者说。田家沟今日的幸福路是村民共同铺就的,老百姓树立了“主人翁”意识,使处于翠芽27度景区核心区域的田家沟发展越来越好。

  “田家沟的发展得益于党惠民政策的落实,得益于上级领导的指导有方,得益于村民干部的不懈努力,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更得益于老百姓的整体配合。”伍荣明说。

  合作发展 盘活农村资源

  湄潭,有“云贵小江南”之美誉,是久负盛名的“茶城、酒乡、烟县、粮仓”,在这里,茶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茶旅一体化”共同发展模式。其中,位于翠芽27度景区金花村的七彩部落是“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典型代表。

图为金花村七彩部落。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 摄

  “过去这里就三个字来形容:脏、乱、差,提起金花村根本没有人知道。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湄潭的七彩部落并纷纷前来旅游,我们既留住了绿水青山,又让老百姓富了腰包。”金华村党支部书记冯燕青跟记者说。

图为金花村党支部书记冯燕青在接受记者采访。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 摄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初,金花村村支两委号召村民们组建了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规划打造、统一资源整合、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股份分红的“四统一”方式,抱团发展,打造茶旅一体化的七彩部落。

  据悉,金花村大青沟分社73户村民将土地、山林、茶园和85.4万元现金入股,目前,该村民组已整合财政项目投资约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拉动社会投资已超过5000万元,建成大型儿童游乐园、酱香特色商品品鉴展示馆、特色商品一条街等多个项目。依托茶园产业和生态稻谷产业,七彩部落升级打造了旅游业态,2017年以来,大青沟分社的净利润达80余万元,村民在2017年4月和5月份两次分红近30万元。目前,大青沟分社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从过去的8300元增加至30000元。

  毕业于贵州大学的徐勇待业在家,和父亲一同经营着10余亩茶园,每年有40000余元的收入进账,一直梦想着自己创业的他苦于出路有限。从2015年5月份开始运营的七彩部落乡村旅游让他和他的家人看到了希望,也让他一家从一产直接过渡到三产。

图为金花村一角。中国网信网 刘娜 摄

  美丽乡村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金花村“四统一”方式使村民树立了“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农民发展的激情,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拉动乡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让每一位村民都当上了“幸福的农民”。(中国网信网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