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舆论引导功能上,节目主动设置议题,又超越简单的议题设置,将多样化的网络作品引导转化为主流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有效构建起追求正能量的社会舆论

  2017年9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电视节目《点赞中国——2016〜2017“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展播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晚间黄金时段播出,图为晚会录制现场。图/中国青年网 孙钊 摄

  2017年9月23日, 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电视节目《点赞中国——2016~2017“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展播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节目播出后,人民网、央视网、央广网、中国青年网等进行了专门报道,腾讯视频、优酷视频、搜狐视频、爱奇艺视频等主要视频网站对《点赞中国》进行了网络端播放。此外,同步在新浪微博开设的热搜话题“点赞中国”,阅读量近8.8亿,讨论量19.1万。

  在整体节目之外,特别节目的许多片段也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传播。众多网络名人出镜的《点赞中国》宣传片网络播放量达252万次,歌手许嵩演唱《平行宇宙》的短视频播放量达22万次,歌手平安演唱的节目主题曲《点赞中国》的播放量达8万次,由著名演员斯琴高娃、刘劲、梁植带来的诗朗诵《我们@中国》也有上万次播放量。

    深挖网络价值用“热词”阐释时代正能量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点赞中国》以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主题,设置了“成长、记忆、信念、力量、复兴、引领、中国气质”七个关键词,分别通过生动的网络榜样和作品呈现其内涵,让个性表达融于时代特征,有效发挥了议题设置的功能。

  主动引导,充分挖掘网络榜样和作品中呈现出的时代特征。以节目第一部分“成长”为例,节目回顾了点击量超过500万的“出彩90后系列人物记录视频短片”、累计点击量1.43亿次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邀请了“百名大学生说新疆”微博活动发起人米拉迪力……节目从“成长”这个关键词切入,把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作品和人物融汇在一起,集中呈现中国青年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用具体事例诠释时代特征,使关键词深入人心。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群众心理》中提出,群体具有“用形象表示观念”的思维特征,换言之,具体形象的表述更能使抽象的观念深入人心。例如,节目借助网络动漫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军校学员郭领领等人的“重走长征路”网络直播活动等唤起观众对历史的集体回忆。

  重温网络热点,使其产生的正向舆论得到强化和持续,网络热点的集中呈现,又催生了舆论叠加效应。节目将2016年的网络正能量榜样和作品集中呈现,使得这些逐渐消失于公众视野中的作品重回关注焦点,使围绕这些网络热点产生的正能量在强度上放大、时间上拉长。与此同时,在同一个主题下的集中呈现,有效发挥了舆论叠加效应。节目播出后,这些网络作品和人物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指数又形成了一个小高峰。以微信指数为例,“重走长征路”指数在2017年9月23日之后一路上升,从9月23日的25531上升到了26日的55415,“点赞中国”指数则在节目播出第二天从37万飙升至270多万。

  因此,在舆论引导功能上,节目主动设置议题,又超越简单的议题设置,将多样化的网络作品引导转化为主流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有效构建起追求正能量的社会舆论。

    聚焦网络热点用“共情”画出最大同心圆

  节目聚焦最被网民熟悉、最为网民关注的网络热点事件,通过这些真实的事件感染受众的情绪,形成强烈广泛的情感共鸣。比如节目在关键词“力量”环节回顾了网络微博作品“月球车玉兔”。从2013年12月2日创建账号,至2016年7月31日向粉丝道最后一声“晚安”,两年半时间内,“月球车玉兔”共发布微博347条,吸引粉丝近70万。仅最后一条“道别”推文,就获得5万次转发、6万条评论和12万点赞。评论中网友对“小兔子”表达出依依不舍之情,微博用户“洛家皇后”留言道:“你在月亮上好好的,一定会有别的兔子去看你,晚安,我们不说再见,说回见可好?”

  节目开场部分既有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获奖选手陈更,也有建筑工程师、医护人员、基层民警、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与受众日常生活接近的报道对象、真实亲近的传播文本,可以拉近受众与传播内容的关系,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和信任感。而嘉宾社会阶层、工作领域的广泛性,则有效扩大了受众面,增强了舆论影响力。

  与以往一些“网络名人”活动不同的是,这次节目的大部分网络正能量事件当事人并非具有持续和广泛影响力的网络“大V”,而是零散存在于网络上、各自分别在特定的人群中形成了一定的舆论氛围。节目通过将这些分散的网络热点进行整合,并邀请事件当事人提供更多的背后故事和解释性说明,有力地推动网络正能量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形成趋同意见。

    活用网络元素用“融合”抢占传播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点赞中国》以讲故事的叙述方式,还原事件细节,使节目充满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情景。“最暖医生”厉周为病床上的大二学生弹奏歌曲的视频一经网络传播便受到网民的极大关注。“医生”“患者”“吉他弹唱”这三个元素的集合,让受众在这个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时代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爱心和温暖;江苏盐城阜宁幼儿园的老师在龙卷风到来时救出了65名学生,赢得网络上一片称赞;解放军战士李金龙休假途中奔赴抗洪前线,没吃两口饭便累得坐在原地睡着的照片在网络上的点击量达三亿三千万次,照片中的李金龙满身泥浆,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盒饭,简单的构图、真实的细节、真切的场景展现了人民子弟兵有困难冲锋在前、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使命和担当。

  节目充分利用流行文化元素和互联网元素,将最流行的互联网表达注入传统电视节目之中,给观众以焕然一新之感。“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以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句简单而铿锵有力的口号,达到了66.1亿次的微博话题阅读量、万的讨论量。节目现场,专家学者、社会青年以“微信群聊”的形式生动再现了网民对“南海仲裁案”的热烈讨论和关注,侧面反映出我国网民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体现了网民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节目组还开设“点赞中国”新浪微博官方账号,从2017年8月1日起,相继发布节目彩蛋以及花絮等信息预热。节目播放当日,该微博同步发声,发布多条幕后花絮,发布量达到18条,集中造势形成舆论强势。

  《点赞中国》中的许多片段和细节能够被广泛传播,背后都蕴含这样一个模式——“真实的故事+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说过:“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带来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社会后果。”虽然媒介并不是决定传播效果的唯一因素,但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微视频以及客户端等新兴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助推了更多正能量事件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文/张智伟、王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