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手机阅读由浅入深的推动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有赖于整个社会、出版机构、读者大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2017年8月17日,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以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kindle为首的数字出版物、手机AR阅读、连环画电子书等全新阅读方式受到年轻读者欢迎。供图/CFP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的加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使依托于手机之上的碎片化移动阅读成为流行的信息获取方式,使传统的“深阅读”地位不断弱化。笔者认为,可考虑重点从加强精品内容建设、提升手机阅读体验、培养优良阅读习惯和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四方面寻求突破。

  加大优质内容建设力度

  丰富精品内容资源,是深化手机阅读最基础的保障。内容建设离不开法规政策的大力支持,但更重要的还是依靠出版厂商、内容创作者等多方面的努力。加强内容建设可从现有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和优质数字内容的创作两方面入手。

  现有内容资源的数字化,既包括传统出版企业将纸质图书加工制作成数字化内容,也包括出版企业或科技公司对经典公版图书的二次数字化。相对而言,现有内容资源的数字化转换技术门槛较低、操作简单,绝大部分出版企业都可以轻松完成;而将经典公版图书重新设计排版数字化,则更加考验内容出版商的实力水平。例如,阅读平台商掌阅公司于2014年便成立了公版项目组,对国学名著、经典文学作品等公版图书重新进行设计排版,让名著更易读、好读。截至20164月,掌阅已提供2000多本公版图书的数字化资源,累计下载超过4000万次。

  扶植优质数字内容创作是内容突围的另一条重要路径。2015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从资金政策、人才培养、版权保护等方面加大对优质原创内容的支持力度,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一些数字出版平台做得更多,探索也更深。例如,20153月成立的阅文集团,除了注重编辑团队的培训和业务水平提升,集团旗下的文学网站还先后和上海社科院、鲁迅文学院合作,培训和指导网络作者。

  优化手机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读者是否愿意利用手机展开长时间的深阅读。不断提升读者阅读体验,成为拓展手机深阅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依据读者需求,阅读体验的提升途径可分两个方向:一是提供极致的感官体验,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二是提供丰富的个性化阅读、社交阅读体验,满足读者深层次的交流沟通、自我实现需求。

  目前绝大部分手机阅读平台都已为读者提供排版自然、视觉舒适、操作便捷的阅读体验;体裁上也涵盖了文字、视频、动画、语音等多种形式。若想有更大的突破,需要依赖大数据、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带给读者更多个性化、沉浸式智能“深阅读”场景。

  后一种方向则更具探索和优化空间,也是打造阅读体验差异化、特色化的重点。移动阅读中融入恰当的社交元素和个性化推荐元素,不仅能刺激读者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还能迎合并满足读者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在社交阅读方面,各平台都在尝试不同的融入方式,例如,微信读书App引入了微信中的多项特色社交功能,允许读者与好友之间赠书或借书,同时提供好友间的阅读排名;多看阅读App的书友圈功能,允许书友之间相互关注,相互分享笔记、收藏和阅历,达到以书会友的目的;拇指阅读App则打造一个阅读达人社区,允许读者关注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阅读达人并从社区中获取他们最新的书评笔记分享。在个性化阅读方面,各平台也基于不同的技术或标准向读者推荐阅读内容,有的以读者兴趣或阅读历史为推荐标准,有的以当前网络阅读热点为推荐标准,有的以社交关系阅读内容为推荐标准,也有综合多种标准推荐的。无论哪种标准,目的无外乎是竭力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者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效果的优劣。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必须以读者自身明辨深浅阅读关系并在二者之间找准平衡为主,以源自读者外部的科学引导为辅。

  首先,引导读者正确看待“深阅读”与“浅阅读”之间的关系,努力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浅阅读”可使读者快速了解信息,掌握事物大概,有助于挑选出适合自身“深阅读”的内容;而“深阅读”能使读者掌握事物细节,了解来龙去脉,促进思考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指导“浅阅读”的合理科学开展。可以说,“深阅读”是主体、“浅阅读”是基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并非是截然不同的对立面。

  其次,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也是促使读者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源动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内容运营商开展的一些主题活动吸引了移动阅读人群的参与。2016年底,京东读书推出了“京东共读”活动,“由专业出版编辑精选图书干货,降低读书成本,组队对抗阅读惰性,使书友21天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京东共读开辟了一种读书新模式——赏金共读模式,只要书友按规定完成相应的读书任务,即可获得额外的高额赏金。这种激励方式吸引了大量书友的参与,据其微信官方公号披露,截至2017427日,京东共读已成功举办3期,吸引20万书友参与活动,共读12本书。

  加大手机阅读推广力度

  在信息庞杂、内容多样的环境下,再优秀的内容也要借助一定的推广手段才能脱颖而出。因此,加大推广营销力度,瞄准社会热点,也是有效促进手机阅读深化发展的途径。

  利用名人示范效应,通过名家榜样力量推动精品内容的扩散。名人普遍具有更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其所推荐的优质内容也更容易赢得读者关注。2017420日,亚马逊联合优酷制作的《读书人》节目正式播出,这档节目集结了俞敏洪、李敖、罗振宇等12位“读书名人”,请他们分别在节目中向观众倾诉阅读在他们的人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分享阅读为他们带来的思考、成长,甚至成功的故事。截至2017517日,该节目已推出9期,共有9位“读书名人”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播放量已超过2200万。

  借助热门影视剧、综艺节目的热度,推广数字内容。电子书读者更易受影视剧、综艺内容热点的影响,例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民的名义》等热播影视剧直接带动了其同名电子书的热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火爆也直接带动了诗词类电子书的销量。这就要求数字内容运营商要能依据当前的大众消费热点和社会焦点,有针对性地推出一些相关度较高的数字阅读产品。

  挖掘普通读者的阅读故事,通过身边的力量来激活读者的兴趣。如今,在越来越多的读书推广活动中更加关注普通读者的示范力量,注重挖掘身边的“读书人”说出自己的阅读故事,带动周围大众的阅读热情。亚马逊在20174月启动的“亚马逊邀你2017一起读”活动中,推出“百人百个阅读故事社交分享”

  环节,希望借此号召和鼓励更多人加入阅读的行列。

  手机阅读的“浅”是媒介载体改变、传播渠道改变、读者阅读习惯改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不能忽略其消极作用,但更需正视其积极作用。手机阅读由浅入深的推动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有赖于整个社会、出版机构、读者大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贾金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可: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