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和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推进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作出全面部署。他特别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强调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这为我们推进新时代网络舆论生态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网络舆论向上向好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接入国际互联网20多年来,我国正确处理网络安全和发展、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互联网建设和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近两年,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宣传和网信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4·19”重要讲话精神,各级各类网站积极履行网络管理主体责任,共同推动我国网络治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网络舆论向上向好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网络空间治理格局日渐完善。网络用得好就会是取之不尽的宝库,管不好就可能是潘多拉魔盒。围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中央出台相关战略纲要、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基本确立起网络空间治理的“四梁八柱”。国家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先后颁布实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有关部门明确提出“重基本规范、重基础管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网站主体责任”的工作理念,制定网站落实主体责任、政府加强监管等制度,建立举报工作机制、网站快速联动处置机制等,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主流媒体主力军作用得到发挥。网络舆论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就会对党在网上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形成挑战。主流媒体以导向引领、渠道拓展、流程再造、组织优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大力加强内容建设、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增强,网上“风向标”作用彰显。仅以人民日报社为例,其全媒体矩阵累计覆盖用户总数已达7.05亿,推出了“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中国走进新时代”等现象级融媒体产品。针对网络传播平台多样化、传播内容多样性的实际,主流媒体坚持以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引导网上舆论方面发挥了“定音锤”作用。针对社会热点容易引发网上质疑和网下跟风的网络传播新特点,努力做到敢于亮剑、为民发声、引领舆论,主流媒体“压舱石”作用凸显。

  党政机关成为网络生态建设重要主体。“群众在哪儿,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各地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走网上群众路线,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接受监督、纾解舆情,有力推动党和政府决策透明化、科学化、民主化。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新开通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的市县逐年增长,2016年较上年增长80%,2017年又增长50%。全国31个省区市开通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累计有59位省委书记和省长、2400多位市县一把手对网民留言做出公开回复。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迅猛,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两微一端”政务账号总数已超过33.6万个。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既提升了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也为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醒认识网上舆论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习近平同志指出,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近两年网络舆论生态整体趋好,但要看到网上舆论主体多元化、传播平台多样化和舆论交锋复杂化等特点,网络生态的污染源尚未根除,还存在局部的正能量缺失、违法错误言论不时出现等问题。所有这些,都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风险隐患,网上舆论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个别极端表达激化网上舆论。网络是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最前沿。每遇热点问题和敏感时期,总有人歪曲历史、罔顾事实,在网上发表主观臆测的言论,强化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渲染情绪,博取眼球。而这些网络偏激言论,又往往容易被恶意炒作。一些表面上看似伸张正义的偏激情绪和言论,很快就会被那些别有用心者所利用,进而将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两年,此类网络舆论事件虽未形成大气候,但潜在的有意带偏舆论的苗头依然存在。对于那些感性诉求超越客观事实影响公众意见的所谓“后真相”表达,对于那些试图推动舆论朝着非理性方向发展特别是在事实真相还在调查过程中就想主导网络舆论的噪音杂音,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惕。

  网络水军逐利扰乱传播秩序。一个时期以来,各类商业资本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出于逐利目的,利用网络技术打造成千上万“网络水军”,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网上舆论制造者。一些“网络水军”盲目追逐商业利益最大化,打击竞争对手,为操纵舆论不惜造谣生事、侵犯公民合法权利、违法犯罪,对网络正常传播秩序造成干扰破坏。仅2017年,在有关部门组织的打击“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中,被破获的违法犯罪案件达40多起,涉案总金额上亿元,查获并关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网络账号5000余个,关闭违法违规网站上万个,涉及网上欺骗、恶意炒作信息数千万条。“网络水军”规模之大可见一斑,危害之大也令人触目惊心。

  网络平台为吸引流量大打“擦边球”。习近平同志指出,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这两年,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网站发布明显违法内容的现象减少。但为提高流量和关注度,一些信息服务平台故意打“擦边球”,发布有违社会伦理、公序良俗的不良内容,传播像“儿童邪典片”这类毒害人们心灵的文化垃圾。而少数互联网企业则曲解“避风港原则”,借口“技术中立”推卸社会责任,默许甚至纵容低俗庸俗恶俗文化和毒化社会风气的不良信息在网上传播以获取利益。

  舆论正能量亟须壮大。网上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我们不搞网络“清一色”,但必须让正能量成为主色调、占绝对优势,这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要体现在质量上。两年来,主流媒体通过内容建设、渠道拓展、平台入驻触达更多网民,巩固扩大红色地带,大大压缩黑色地带,积极主动争取灰色地带。但网络空间极其宽广,仅微信公众号已超过2000万个且每天还以1万个左右在增长。主流媒体如何克服“高大上”内容传播与人们追求娱乐轻松这个矛盾,如何突破“网生代”与主流舆论疏离这个难点,切实抓好“新闻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让主流舆论通过网民自发传播延伸至更多网络新应用、新平台,让舆论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持续推动网络舆论生态形成良性循环,是亟须解决的严峻课题。

  以更大力度推进新时代网络舆论生态建设

  努力做好新时代网络舆论生态建设这篇大文章,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两个巩固”为目标,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中心,以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为着力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舆论引导和精神力量。

  牢牢掌握网络舆论生态建设工作领导权。网络舆论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管理部门共同推进。目前我国有7亿多网民。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要主动关注网络舆论,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多从网上了解老百姓所思所想所求,利用政务新媒体做好解疑释惑等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实际工作,形成网上网下良性循环。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完善网络治理体系和工作机制,相关主管部门要把落实“两个所有”责任扛在肩上,对各类舆论主体、不同传播平台进行积极引导、科学施策,让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网络传播平台切实履行信息管理主体责任,与主流媒体良性互动、积极合作,共建良好网络舆论生态。

  做大做强网络空间正能量。网上问题往往是现实问题、利益诉求的反映,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决定引导网络舆论的艰巨性。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面对价值多元、利益多元的新形势,习近平同志强调“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主流媒体要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理性认知提供有效的议程设置、话语框架、观点表达、案例解析,成为网上正面舆论的引领者;更好发挥媒体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各类群体之间的沟通对话,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让凝心聚力的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不断为网络舆论生态提供源头活水;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让传统媒体内容优势与新兴媒体传播优势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并以创新表达赢得受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引导网民积极参与、理性表达。建设良好网络舆论生态,既要依靠主力军主阵地打好“阵地战”,也要深入社交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等各种生态子系统中,依靠广大网民打好“特种战”。只有当网民能理性看待网上舆论时,他们才会自觉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成为网络舆论生态建设的强大力量。比如,针对网上“高级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广大网民义愤填膺,用自己多种多样的方式表达正义感、传递正能量。有什么样的网络,就有什么样的青少年;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未来。现在的大学生、中学生等“网生代”,对于网络可谓无人不会、无人不用。要切实教育和引导好我们的下一代,做到青少年在哪里、工作重点就在哪里。

  聚天下网络英才而用之。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做好网络新闻舆论工作,需要一支忠诚度、稳定性较高的高、精、尖人才队伍。而网络领域工作时间、空间更具弹性,人员流动性较强,这对主流网络媒体队伍建设构成不小冲击。为此,要聚天下网络英才而用之,既继承优良传统,以责任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又敢于创新,采取特殊政策,建立适应网络舆论工作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以实际能力作为人才衡量标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结合网络运作的特点,改革绩效考核,激发创新活力,有条件的可利用股权激励等手段解决人才骨干流失问题,为建设良好网络舆论生态打造一支忠诚可靠、专业敬业的人才队伍。(王一彪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