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一位基层代表的专访,已是晚上9点30分。我从包内取出白天在两会新闻“战场”上使用的设备:相机、手机、电脑、云台、录音笔、笔记本、采访机......在这几日的两会报道中,我背着它们和中外3000多名记者拼速度、比角度、赛头条。

每次参与大型活动报道前,我总会告诉自己这样一句话:做最坏的打算,立最好的目标,当然,也包括这次全国两会。但同时我也会拷问自己:没了首次上会时的新鲜与好奇,除了完成固定的常规选题外,你能为自己留下些什么?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我想在两会上多问几个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多关注几位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也为下次采访报道积累更多经验。

两会采访要实力也要体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前需要“喂马”、“劈柴”,同样,两会时的采访功夫,往往在于平时的准备与积累。比如,多关注国家重大民生政策的发布,多思考与观察平时的热点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这几天,当我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教龄30年教师王家娟时,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关于“学生减负”话题;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馆副院长宋纪蓉之际,在众多媒体中,我提出的关于故宫周边交通拥堵方面的问题,恰好也是她今年带来的提案;在辽宁代表团驻地询问“断指工匠”王尚典关于青年技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时,我从这位基层代表口中得到了“热腾腾”的回复......

两会报道是对体力的考验。对于身高仅有1.6米的我来说,要想追到被记者们的摄像机、相机“淹没”的代表委员,并非易事。同时,两会期间我还要适应当下多样的新媒体形式,背上相当于体重四分之一重量的设备,向后方传视频、发文字、做直播......往往一场“大战”下来,我都有一种“跟不上脚步”的焦灼与“酸爽”,只能让自己缓上好一阵儿才能再次投入下一场“战斗”,但新闻却永远“缓”不得。

两会期间快节奏的工作状态,时刻考验着记者们的素养积累,带动记者思维的高速运转,但每天穿梭于不同的讨论小组,面对每日大量的采访素材、不同的采访对象,身上秉持的韧性也尤为关键。

有时,我也在想,处于融媒体时代的90后记者除了激情、活力外,什么才是我们作为媒体人的绝对优势?现在回过头来才明白,其实以上提及的韧性与耐性,都是90后记者在做新闻报道时自身无形的“武器”。

两会采访要形式也要内容

当然,即使准备得再充分,如果报道中并未呈现出记者的理解与延伸,“冷冰冰”的文本数据直接搁在读者眼前,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也正是我需要在日常不断下功夫之处。

在融媒体的背景下,全国两会新闻大餐,“端”到读者或用户面前时,已不同于过去的简单“烹制”,而是以短视频、图表、直播等多种形式呈现,单纯的文字报道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今年两会期间,我承担着央广网新媒体产品vlog的直播录制,它其实是一种视频博客,作为一名新媒体记者,必须要不断去尝试、创新,才能将更多更好地新闻以润物细无声地方式传递出去。

新闻传播不忘“小而美”,可归根到底仍要以“内容为王”。两会期间,坐下来,静下心,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对话,思想上深度碰撞,这也应该成为两会期间记者采访的常态。比如,“目前我国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引起外界极大关注,但其深层次原因究竟为何?”像这样的采访问题,并不是几分钟的采访就能分析透彻的,所以我选择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李守镇,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寻求答案。做记者不到两年,经验虽尚浅,但我一直认为新闻从不是无生命之物,需要将观察与反思融入日常报道中,在做新闻报道时方做到客观、平衡、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