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日报网推出的《外国人如何看待南海问题》网络访谈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策划团队代表邢旭东表示,要让手中的新闻记者证发挥最大的作用。

中国日报网网络访谈《Outsiders""perspective How others see South China Sea(外国人如何看待南海问题)》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图/本刊图片库

  作为互联网新闻行业的一名“老兵”,两年前拿到网络媒体记者证的那一刻依然历历在目。2015年11月6日,首批新闻网站记者证发证仪式在北京举行。包括中国日报网在内的首批符合资质的14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共594名采编人员正式领取了新闻记者证。拿到记者证后不久,同事开玩笑说,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被外界当作新闻的“搬运工”了。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之一,中国日报网一直是外宣阵地的排头兵。除了及时将《中国日报》的优秀稿件和社论等发布上网,有很多转载量高且具有影响力的英文稿件,都出自中国日报网编辑之手。互联网新闻内容的生产和其他产品一样,需要专业的培训和素养。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拥有记者证资质后,不仅消除了网络媒体的采访限制,更意味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记者有着同样的权利和义务。赋予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采编人员“相同的身份”不仅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的重大举措,更让网媒记者身上的责任和担子重了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诸多主场外交活动吹响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号角。作为中国领先的对外传播平台,中国日报网一直秉承“借船出海”的传播模式来扩张海外影响力,为重要主场外交活动和中国理念在海外落地打造舆论平台和基础,力争用西方人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话语模式在西方舆论场讲好中国故事。获得此次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外国人如何看待南海问题》,便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前夕,国际舆论场呈现出多种议题,国际舆论场的主旋律未能带来主体贯通,争论双方依旧在各自话语体系表达。仲裁结果宣布前,西方媒体借机煽风点火,忽略“菲律宾不讲法和仲裁法庭不依法”的重要部分,舆论强压中国接受裁决。仲裁结果宣布后,西方主流媒体更对我方立场轻描淡写,大肆渲染所谓的仲裁结果“合法和公正”。

  由此,西方媒体设置“大国风范”的舆论陷阱,企图从道义上绑架我国官方立场表达。针对当时的国际舆论环境,编辑部当即作出选题策划,通过采访数十位在中国生活的外籍顾问专家,力图展示一个更加平衡的话语模式。完善专家型意见领袖的组织发声,既要研判国际舆论场中重要意见领袖的观点,也要采访普通西方受众对于南海问题的看法,形成针锋相对、逻辑严密的法律抗辩意见。

  此次采访采用视频形式,活泼不失严肃。除在《中国日报》及其海外社交平台发布外,《外国人如何看待南海问题》视频被知名论坛Reddit网友发现并转载,形成自发的二次传播,在除新闻网站外的第三方论坛形成自发传播态势。上传当日,该视频在Youtube网站点击量即破20万。不少外国网民转发时理性承认和接受“中国的立场获得了世界的普遍支持”。回想此次获奖经历,我感到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网媒记者领取记者证不仅仅是中央对于互联网新闻从业人员的重视,更是对于互联网外宣事业的期望。在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指引下,我们一定坚守新闻采编道德底线,让手中的新闻记者证发挥最大的作用。(邢旭东:中国日报网视频总监)